EN
//www.iruorou.com/

大江大河大上海——上海70年开放创新发展巡礼

2019-08-15 18:45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上海浦江两岸夜色(2017年4月15日无人机拍摄)。空中俯瞰上海,黄浦江蜿蜒而过,汇入滔滔长江,融入茫茫东海。江河湖海孕育发展热土,浩瀚汪洋连接广阔世界。城市格局大开大阖,城市天际大厦林立,城市精神大气谦和。“大上海”,恰如其名。砥砺前行七十载,从远东第一都会到新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再到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大上海”正以开放作楫、创新为帆,朝着卓越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奋力迈进。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新华社上海8月15日电 题:大江大河大上海——上海70年开放创新发展巡礼

新华社记者姜微、何欣荣、何曦悦、胡洁菲

空中俯瞰上海,黄浦江蜿蜒而过,汇入滔滔长江,融入茫茫东海。江河湖海孕育发展热土,浩瀚汪洋连接广阔世界。

城市格局大开大阖,城市天际大厦林立,城市精神大气谦和。“大上海”,恰如其名。

砥砺前行七十载,从远东第一都会到新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再到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大上海”正以开放作楫、创新为帆,朝着卓越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奋力迈进。

上海之“大”,“大”在哪里

6340平方公里,在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小。刚到上海的人,常有这个疑问:上海之“大”,“大”在哪里?

抛开单调的数字,从市中心驱车70余公里,来到上海东南角的临港地区。在这块刚刚获批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土地上,一片热气腾腾、生机勃勃的景象徐徐铺开——


这是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2018年7月2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隔海眺望,全球最大的“无人码头”洋山四期工程,一个昼夜吞吐一万个集装箱,被网友感慨有“科幻片”即视感;凭海临风,国产大飞机的发动机、自主设计的核电百万千瓦级蒸汽发生器比邻而居,“中国动力”激情澎湃;向海而生,驶向万米海沟的“彩虹鱼”着陆器在这里呱呱坠地……

从昔日的滩涂起步,如今的临港已成为上海发展的缩影之一。抚今追昔,“大上海”的成长路径逐渐清晰:

大在视野。回溯上海这70年的发展,最离不开的关键词是“开放”。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从全国改革“后卫”变“前锋”。2010年世博会,推动上海的城市面貌、发展理念焕然一新。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树起中国全方位开放的里程碑。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已成为上海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

“敢于把自己放到国际舞台上比拼,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铸就了上海的开放品质、世界眼光。”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说。

开放既是上海的城市品格,也是内在发展基因。站在地图前,东边的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西边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遥相呼应。“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既集聚全球资源,又辐射长江流域发展。跳出上海看上海,视野一开天地宽。”上海市社科联党组书记权衡说。

大在格局。浦东开发开放、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屡屡成为国家改革试验田,这是上海的担当,也是上海的格局使然。

上海的发展得益于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全国的支持。上海发展得越好,越有能力服务全国。这种“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全局观,贯穿上海的发展史。

计划经济时代,上海以全国1/1500的土地,贡献了全国1/6的财政收入,而地方财政支出仅占全国的1/60。步入新时代,把城市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又成为上海一切工作的基点。

在曾峻看来,与南方的经济特区比较,上海的转型不是“轻装上阵”。与内地省市相比,上海没有广阔的空间闪转腾挪。正因为上海的改革试点都是在各种约束条件下的艰难探索,对其他城市更具启发与借鉴意义。

大在创新。金融机构扎堆的陆家嘴、人流熙熙攘攘的南京路,外地人到上海,很容易被繁华的市容所吸引,而忽视了“流光溢彩”的外表之下,上海深厚的制造业底蕴和创新雄心。


C919国产大型客机103架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2018年1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从新中国初期的首艘远洋货轮、首台万吨水压机这些“大家伙”,到如今的C919大飞机、国产芯片等“高科技”,上海对创新的重视、对制造业的投入,一以贯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上海对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追求,矢志不移。

以“中国芯”为例,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450亿元,占全国的1/5。从设计、制造、装备材料到封装测试,上海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上向国际先进水平发起冲击。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说,下一步上海将全力推进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发展的“上海方案”。

大不避小,大中有细,大而务实

“隔三岔五到江边走走,吹吹风看看美景,感觉很适意。”年过六旬的上海市民曹老伯,退休前在上海杨浦的棉纺厂工作。如今,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滨江岸线的跑步道、骑行道、漫步道全线贯通。在黄浦江边散步,既可以在老厂房遗址前感受时代变迁,又能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

曹老伯的满意,是“大上海”发展的另一个密码。在重大国家战略、宏大发展手笔等“硬核”之外,企业群众日常感知的,是一个有温度、接地气、可品读的上海。

大不避小。大和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城市发展的“大图景”与千家万户的“小目标”、市民百姓的“小确幸”融合起来,是上海发展的鲜明特色。

到2020年底,全面消灭居民“手拎马桶”,打造“一平米的幸福”。近期,上海市静安区立下这样的军令状。静安区区长于勇说,将根据街道、居委会上门沟通的结果,采取“一户一方案”的原则,加快完成旧式里弄无卫生设施房屋的改造工作。

土地资源虽紧张,但只要涉及民生福祉,上海从不手软。统计显示,1949年上海人均绿化面积仅0.132平方米,相当于每人“一双鞋”。到了2018年,上海人均绿化面积达到8.2平方米,实现每人“一间房”。

大中有细。近期,一个浦东机场的短视频在网上火了。一位作家发微博说,在浦东机场落地时,发现机场专设行李箱整理员,帮旅客把行李箱排列整齐、提手向上,方便快速提取。这位作家随即点赞:“上海成为国内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有原因的,细节决定成败。”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在城市管理上,上海苦下“绣花”功夫。今年7月1日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市中心的天平街道老旧里弄多,垃圾分类设施“生根”难。通过实地走访,天平街道充分协调居委会、物业和志愿者的力量,最终确定了“移动厢房”的模式,让垃圾桶有需则来、无需则走,一步步啃下这块“硬骨头”。

上海市委负责人多次强调,城市管理要更加注重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把城市管理落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把平时不注意的地方管细、管好。

大而务实。在中国深耕近20年的全球化工巨头科思创,最近着手准备将位于上海的中国区总部“升格”为亚太区总部。吸引企业的不仅是上海的人才储备,还有政府的“店小二”服务和“上海速度”。

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超700家,稳居国内榜首。吸引外资纷至沓来的,就包括营商环境这块“金字招牌”。

当前,上海已启动营商环境3.0版工作。“无论开展改革创新,还是优化营商环境,都和上海的务实特质密切相关。”权衡说,因为务实,上海的很多工作才能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还能脚踏实地。很多突破创新,才能避免“昙花一现”“翻烧饼”,做到行稳致远。

“大上海”有“大未来”

出生于上海的李政道,1946年远赴美国芝加哥,师从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1972年以诺贝尔奖得主身份回到中国,李政道的第一站就是上海。2014年12月,李政道又提议在上海设立一个世界顶级科研机构,得到积极回应。

如今,李政道研究所已经在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根据计划,这座全新的科研机构将于明年8月竣工,目标是成为重大原始创新的策源地。

正如百川汇海。最顶尖的人才、最优良的环境、最宽广的舞台,在上海集聚、交融,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的“化学反应”。


这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场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2018年10月2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之外,2018年首届进博会期间,中央又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三大任务加一大平台”,将推动上海的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构筑这座城市新的战略优势。

细数三大任务,科创板已经顺利开板,市场反响热烈。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稳步推进,三省一市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刚刚落地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在紧锣密鼓落实总体方案要求,力争在寸土寸金之地飞出新的“金凤凰”。

“以实绩论英雄,谁有本事谁来,谁有潜力谁干,谁先成才谁先上。”上海市委全会提出,要打造一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在重大任务中锻炼干部的实际能力。

有好的状态,才有大的作为。今年上半年,上海新设外资项目3247个,同比增长49.2%。工业投资连续1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逆势飞扬”。下半年,国家战略进入“密集施工期”,第二届进博会也将如期举行,“上海作为”更加令世界瞩目。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黄浦江目睹了上海的沧桑巨变,还将见证这座“全球城市”更加光明的未来。


这是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2018年7月2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吴啸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