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中流击水 破浪前行——从基层调研把脉2019年中国经济上半程

2019-07-01 20:08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题:中流击水 破浪前行——从基层调研把脉2019年中国经济上半程

新华社记者

时至2019年年中,中国经济走过了不平凡的上半程。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10年后,世界经济再次来到十字路口。外有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逆风扰动,内部结构性、周期性矛盾凸显、转型升级爬坡过坎,中国经济巨轮如何中流击水?

扬帆破浪,御风前行。新华社记者在基层调研中感到,一幕幕改革创新的鲜活见闻,一个个砥砺奋进的感人故事,构成了一幅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在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腾讯展区“木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一台机械手臂在进行加工作业(2018年8月24日)。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如何?——彰显一个“稳”字

滚滚长江,奔腾不息。

长江下游中心城市南京。盛夏正午,江苏省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与记者面对面,开场白竟是给自己抛出问题:“面对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新区如何突围?”

作为全国第13个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设立4年来持续快速发展,全力打造带动南京乃至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但近一段时期,部分企业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新区工业增速出现回落。

“危中亦有机,挑战即检验,这是个强身健体的阶段。”罗群坦言,今年以来新区在改革上做文章,在机制上发力,坚持创新为引领,努力让新区发展的后劲更稳、基础更牢。

据介绍,江北新区一季度吸引了约2800名海外人才前来工作,今年预计将增加300多家高新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高层次人才数量也保持了去年的较高增速。

在位于重庆市永川区的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教师(中)在给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授课(2019年3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沿江而上,我们来到重庆。

受汽车产销回落影响,这一西南重镇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只有0.5%。但今年前5个月,工业增速回升至4.8%,呈现回稳向好趋势。

“重庆以制造业立市,也要靠制造业走向未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涂兴永说,重庆将巩固提升“芯屏器核网”,即芯片、液晶面板、智能终端、核心零部件、物联网的全产业链智能产业集群和以新能源、智能网联为主攻方向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有了‘芯屏器核网’,我们在发展上就能‘心平气和’。” 涂兴永风趣地说。

窥一域,察全局。

这就是中国经济的真实写照:困难多,但希望更大;挑战多,但信心更足。

新华社日前派出多路小分队,深入基层,看地方发展动向,听企业一线声音,探市场流通状况,近距离感知经济走势。

“稳”,是各路记者不约而同达成的一个明确感受——

201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势头明显。

顾客在江苏省无锡市一家超市选购蔬菜(2019年6月12日)。新华社发(还月亮 摄)

稳在何处?

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总体“稳”: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看,前5个月,投资增速虽有所回落但制造业投资增速低位回升,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月回升1.4个百分点,出口实现“逆风而上”同比增长7.7%。

事关百姓生活的就业、物价指标“稳”: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前5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97万人,全年计划完成过半;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涨势温和。

产业结构优化步子“稳”:5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快于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15.2个百分点。

地方和企业的发展心态更“稳”:“中国经济实力潜力已今非昔比,我们回旋余地大”“10年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但中国逆势而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诸多地方干部和企业家对经济发展前景看好,对当前遇到的一些困难都有着积极态度,心态更加沉稳。

在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中信重工的车间内,工作人员在操作特种机器人(2019年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朝阳 摄

“经受考验才能成为优秀者,10年之间中信重工登陆了资本市场,还为神舟飞船、C919大飞机等国之重器提供了配套产品部件,目前国际市场版图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谈起10年来的发展成果,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章法如数家珍。

作为我国“一五”时期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中信重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紧抓机遇,成为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佼佼者。

“瞄准高质量发展,扩大开放对标国际市场,这就是实现发展的稳定器。”俞章法说,中信重工依托全球化布局,正在跟进一批海外重点成套项目、主机项目和备件服务项目,预计2019年海外生效订货总量将增加。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压力挑战下实现平稳开局,继续扮演世界经济“稳定器”的角色,让外媒纷纷赞誉“底盘稳、韧劲足”。

稳从何来?

稳的支撑,来自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的积极因素。

针对实际困难快速协调解决企业问题;建立覆盖全省进出口总量65%的“91户重点外贸企业订单跟踪制”,跟踪进出口量价波动情况及就业影响;出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22条”措施……

1至5月,四川省对美进出口同比增长13.7%,对东盟、欧盟、日本等其他海外市场出口增长带动全省出口增长30%。

四川省商务厅综合处副处长杨妮告诉记者,一年多来,企业积极应对、奋力转型,政府千方百计想办法,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上下一心实现了良好发展态势。

这正是当前中国积极应对挑战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供给侧发力打造强大国内市场……一系列务实措施密集出台,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发力,为中国经济开拓增长空间。

稳的支撑,来自动能加快转换释放的持久动力。

重庆万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芯片封装车间的工人在工作(2019年6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青山绿水环绕中,走进重庆万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片片芯片正在制造、封装、测试,部分产品只需运输几公里就可以到达目标市场。这家美资控股企业,是全球第二家12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生产基地。

公司公关部总监戚远林告诉记者,重庆完整成熟的汽车、电子产业体系,为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我们不会放弃这里的巨大消费市场和庞大的技术人才队伍。”半导体集成和封装设备制造商ASM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国辉说,他们正筹备在江西九江建设在华第4个制造基地。

尽管经济大盘保持稳健,但我们在调研中同样感受到,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投资预期和信心;各项成本要素上升,实体经济经营压力仍然较大;不同区域、行业分化态势仍在持续,外部影响的传导性不可低估;各项政策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美经贸摩擦持续一年多来,人们的认识越来越客观、理性和全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敢于担当、善于运筹,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中国经济活力源自何处?——蕴含一个“变”字

“面对不确定性,既要以不变应万变,也要以‘变’应万变。”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全兴这样对记者说。

打破僵化思维,改革思变、转型求变,变中取胜……“变”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所在。

在广东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19)上,观众在京东方展台了解智能镜子(2019年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观念求变,化被动为主动,在危中努力寻机——

“将来穿上我们研发的智能服装,再下载一个APP,它就可以变成你的 ‘贴身教练’,教你怎么健身、跳舞,甚至练瑜伽……”杨全兴如此描述公司未来新产品。

瞄准万物互联和大健康发展趋势,这家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研发智能服装,有望不久后投入量产。

“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来的。”他说。

记者在调研中有个突出感受,面对发展中的困难,不少企业家心态更加平和,“打法”也在改变:从过去的被动降低价格,变成如今主动开拓新品、提高质量、提升效率。

无声之处有惊雷。逆风之时,往往是那些优秀企业利用厚积薄发的优势,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良机。

当下,是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好时代。瞄准5G发展、提前布局光纤通信全产业链,已是中国企业500强的富通集团在求新求变中,当前又迎来新的“风口”。

这是位于浙江嘉兴的富通集团(嘉善)光通信智能制造研发中心(2017年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随着我国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光纤、光缆的需求量将是4G时代的3至5倍。”富通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建沂说,他们将通过新一轮转型升级和创新实践,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5G网络建设以及国家信息化的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视野求变,瞄准更宏大空间,开辟更广阔市场——

一边的厂房内是飞机零部件正在预装,组装机器忙碌不停;另一边的厂房内,一架架精美飞机展翅待飞……这是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幕场景。

“芜湖就是个能‘无中生有’的地方,只要视野开阔,就能飞出一片新天地。”公司总经理洪雨宁介绍,公司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已逐渐形成完整的通用航空产业链,也让芜湖航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

通用航空是指除用于客、货运输的定期航线飞行外的所有民用航空,发展空间巨大。目前,这一产业链正带动芜湖市乃至安徽省飞机研发、制造等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思路一变天地宽。

吉林珲春,近海不临海。珲春千方百计“借港出海”,打通了以珲春为前沿,面向东北亚的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韩国釜山的陆海联运航线,域内无港口的珲春,由此造就了远近闻名的“海产城”。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面对实际困难,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企业注重调整思路策略,推动市场多元化发展,抢抓主动权。

对浙江达柏林阀门有限公司来说,打造自主品牌和开拓多元市场,是企业应对外部挑战的两张牌。

“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目前我们的业务已经遍布全球约130个国家和地区,应对外部风险有信心。”公司董事长林海林说。

机制求变,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一心一意谋求发展——

在福建省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港区,泉州太平洋码头公司的大型机械在为一艘货轮装货(2018年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福建泉州,石湖码头。10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如今已是现代化的新渡口。

“我不用担心通关问题,不用担心税票问题,轻松做到买全国、卖全球。”在泉州石狮服装城,店家王荣鑫一边泡着茶,一边称赞道。

得益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等稳外贸措施,前5个月泉州全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66亿元,同比增长近11%。其中,出口约515亿元,增长约20%,远高于全国整体增速。

女工在位于福建泉州一家服装生产企业的生产线上工作(2019年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一项改革,可以激活一座城。

这是机制求变的生动写照:中国实施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了一半以上;连续多次下调关税至7.5%;制造业增值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企业社保缴费比例降到16%;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一次提高32位……

区域发展求变,让要素充分涌流,让活力竞相迸发——

2019年6月25日无人机拍摄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北上雄安:在雄安新区设计中心展馆,雄安启动区城市设计意象动画视频吸引了诸多观众驻足,如今雄安已进入建设阶段;京雄城际北京段正在紧锣密鼓铺轨,将于今年9月份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步开通运营……

南下长三角: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纵深推进,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安徽合肥等九城市之间近日签署了86项区域一体化重大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达2192亿元……创新资源在跨区域流动中不断积聚、形成合力。

从雄安到浦东再到深圳,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从东部率先到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一个个跨行政区的“共同体”协同发展不断提速,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加速完善,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愈发坚实。

中国经济前景怎样?——感悟一个“新”字

“全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形势下,中国经济增长仍保持韧性。”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中,世界银行如此评价。

中国经济成功对冲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发展日新月异的密码究竟是什么?

以创新的确定性进行对冲,持续培育经济新动能——

从美国的新海湾大桥到土耳其的恰纳卡莱大桥,奥盛集团研发制造的缆索为世界多个地标性大型桥梁采用。

今年以来,位于上海的奥盛集团缆索业务订单充足,工厂加班加点。“经过20多年创新发展,我们在桥梁缆索方面已获得包括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重大科技成果13项,拥有123项发明专利,技术领先、质量可靠就是核心竞争力!”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说。

丢掉幻想,加快创新。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政府和企业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意识更加凸显,“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共识更加凝聚。

大疆在广东深圳发布新款植保无人机T16(2018年1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走在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核心地段中,便能感受到中国“沉甸甸”的经济分量和“活跃跃”的创新动力。腾讯、大疆等众多知名科技公司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区域高密度聚集,如今南山区就有156家上市公司,这里去年GDP超过5000亿元……

“强大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实现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唯一本领,更是被实践一再证明的不二法则。”华为公司一位部门负责人如此感慨。

平均每天就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有“创新之都”称号的深圳,正以吸引全球目光的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宏大篇章中的生动注脚。

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2018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7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新动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今天的中国,创新发展渐成趋势。

不懈创新,中国经济自然动能充沛!

以改革的确定性进行对冲,不断释放经济新活力——

这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018年5月15日摄)。新华社发(丘根茂 摄)

今年前5个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8930亿元,深化增值税改革、个税改革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逐步显效。

新数据展现新红利。今年全年预计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更是规模空前。这,只是观察中国强力推动改革的一扇窗。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今年开始,辽宁省“项目管家”制度将覆盖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项目。“就是要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身为腾讯、华为与辽宁合作的两个项目的“管家”,辽宁省工信厅厅长何庆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内容。

从拼投资、拼优惠政策到拼服务、拼营商环境,各地方政府以改革新举措进行良性竞争,彰显出当前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今年1月,成都率先成立全国首个新经济发展委员会,致力于营造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免费提供企业注册地址、实施“集群注册”的试点改革,解决了初创企业寻找经营场所的难题;在上海,聚焦“一网通办”,破除企业、群众办事的一个个“痛点”“难点”……

最大限度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加快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工业生产许可证种类再压减一半以上,中央层面再取消下放50项以上行政许可,打造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

矢志改革,中国发展势如破竹!

以开放的确定性进行对冲,积极构建发展新格局——

近期,辉瑞普强全球总部在上海揭牌,这是跨国药企首次在中国设立全球总部。前4个月上海新设外资项目、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同比增长均超过20%,持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

这是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拍摄的成都科学城楼宇(2017年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今年前5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3690.6亿元,同比增长6.8%,外企以行动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逆流,从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从扩容自贸试验区到出台外商投资法,中国行动印证开放决心。

就在上半年的最后一天,中国出台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继续压缩清单内容,外商将进入更多领域投资;出台2019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和领域。

持续开放,中国发展自然有大格局!

“尽管面临国际贸易条件恶化等诸多外部不利因素,但中国通过实施减税降费、扩大开放等一系列举措,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毛旭新说。

大道至简。读懂了中国创新、改革、开放的决心与行动,就找到了中国经济无惧风雨、稳健前行的密码。(记者张旭东、赵超、安蓓、于佳欣、陈炜伟、姜琳)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石璐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