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贵州印江:“石旮旯”种出致富果

2019-06-26 16:26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6月26日,农民在贵州省印江县朗溪镇昔蒲村的石漠化治理区展示种植出来的桃子。

近日,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朗溪镇种植的桃子、李子等水果陆续成熟,种植在连片石头缝之间的水果,吸引众多客商和游客前来采购。

近年来,印江县通过探索逐步形成了“茶叶—松树—水果—畜牧”的石漠化区域治理模式,在有效改善石漠化问题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6月26日,农民在贵州省印江县朗溪镇昔蒲村的石漠化治理区采摘桃子(无人机拍摄)。

近日,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朗溪镇种植的桃子、李子等水果陆续成熟,种植在连片石头缝之间的水果,吸引众多客商和游客前来采购。

近年来,印江县通过探索逐步形成了“茶叶—松树—水果—畜牧”的石漠化区域治理模式,在有效改善石漠化问题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6月26日,农民在贵州省印江县朗溪镇昔蒲村的石漠化治理区采摘桃子。

近日,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朗溪镇种植的桃子、李子等水果陆续成熟,种植在连片石头缝之间的水果,吸引众多客商和游客前来采购。

近年来,印江县通过探索逐步形成了“茶叶—松树—水果—畜牧”的石漠化区域治理模式,在有效改善石漠化问题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6月26日,农民在贵州省印江县朗溪镇昔蒲村的石漠化治理区采摘桃子(无人机拍摄)。

近日,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朗溪镇种植的桃子、李子等水果陆续成熟,种植在连片石头缝之间的水果,吸引众多客商和游客前来采购。

近年来,印江县通过探索逐步形成了“茶叶—松树—水果—畜牧”的石漠化区域治理模式,在有效改善石漠化问题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0013.jpg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朱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