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香港文化界人士共话构建人文湾区

2019-04-08 12:5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香港4月8日电 题:香港文化界人士共话构建人文湾区

新华社记者 王旭 王欣 丁梓懿

春到岭南,连绵的春雨浸润田野,催发勃勃生机。犹如春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发布,在香港催生无数憧憬,文化界人士对纲要中提出的共建人文湾区尤为关心。

凝聚人心,人文是最好的纽带

一袭白衣,身旁是一幅色彩狂野的画作——杨素珊很喜欢这幅照片,这是她在北京开画展的留影。

这位曾在海外学习多年的香港艺术家,对北京的艺术氛围极为欣赏,她所策划的艺术联展“生息”就是从北京开始的。“艺术是人文修养的必经之路,我很期待将来的大湾区人文气息浓厚,和北京一样吸引众多各地艺术家。”

杨素珊对纲要中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很赞同:“大湾区需要教育、文化、艺术等精神层面发展的支撑。无论未来大湾区创新科技的发展,还是文化创意产业、娱乐产业、旅游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全社会走向高素质、高包容性、高教育层次。”

纲要中关于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的论述更引发了香港文化人的共鸣。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认为,共建人文湾区可促进香港与内地人心的融合,政治、经济上的隔阂需要文化去包容。“岭南文化有独特的魅力,可以多考虑从岭南文化做文章,加强粤港两地文化联合,消除隔阂。”

集聚人才,人文环境是最佳吸引力

“湾趣APP——大湾区趣人、趣事、趣地方”——这是香港一个法律博士和一个计算机博士碰撞出的人工智能创业项目。但令创始人陈晓锋始料不及的是,他的项目在香港找不到落地的地方。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圳不仅立即批准他们的公司入驻,而且提供了300万人民币的项目启动资金。“无论是创业氛围、创业激情,还是政府对创业的支持,在大湾区内,深圳无与伦比。”

赞叹之余,陈晓锋却直言“每天睡觉我还是要回香港”,尽管他在香港城市大学附近的住所极为狭小。

创业在深圳,生活却愿在香港,这背后是两地人文环境习惯的不同。

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在旧金山湾区生活多年,对什么环境能够吸引高端国际人才有特别的感受:“不是只靠投资、各种投资基金,是靠文化——是那样一种让领军人物来了就不想走的氛围。”

在他看来,科技领军人物需要的不仅是硬件,更有精神上的需求。

香港城市大学高级讲师钱华则非常希望大湾区内各城市都能够发展自己的特色,成为“有独特故事的城市”:“没有品牌故事的城市,就像个空虚的壳子。大湾区的城市应通过不同定位,走出各城市品牌建立之路。通过文化脉络、生活风格、产业发展、城市景观,从无形到有形,逐步建立品牌识别度,构建起城市的独特意象。”

香港内地经贸协会会长黄炳逢说,大湾区各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印记,防止千城一面,就要设立清晰但预留充分空间的人文政策指引,放手让民间参与人文精神的建设,以尽可能宽松、包容的态度,让真正干实事的个人、组织和政府机构以多元化的形式去推行。

汇聚东西,塑造湾区人文精神

在香港西九龙离高铁站不远的地方,有一栋外形流畅的银灰色建筑,其大门仿若一张巨大的舞台帷幕。这座新建的香港戏曲中心正成为香港人心目中的戏曲圣地。

热爱昆曲的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期盼着5月份江苏昆曲剧团来港演出。但谈起戏曲,她言谈中却有止不住的怅惘:“懂得欣赏的都是我们这些老一辈了。现在香港每年中学毕业近6万人,修中国历史的只有约6000人,很多孩子都没有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纲要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叶刘淑仪极表赞同:“作为老一辈,我们责无旁贷。”

钱华建议建设人文湾区多从历史教育入手:“香港年轻人的祖辈多是从广东乡下走出来的,但他们已不了解来时的路。岭南文化内涵丰富,在全球化语境下,只有把传承和创新结合,才能发展新的人文精神。”

郑培凯更重视大湾区汇聚东西文化的优势:“广州、香港接触西方文化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接触西方较多也更深入,大湾区要多考虑把西方现代化的东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带动大家一起变好。”

纲要中提出,要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这种塑造来源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更需要粤港澳三地有志之士去扎扎实实地行动。

目前,不少团体已经开始行动。2018年12月,广州市美协联合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美术团体和深圳、东莞等8个城市的美协,共同发起“粤港澳大湾区美术联盟成立筹备会”。

杨素珊已经在计划了,她不仅要把“生息”展览推展到广州、深圳,更主要的,是她有新的想法、新的创作主题——土壤。“大湾区会是全新的艺术成长土壤。我要以土壤为主题,设计新展览,把它推广到大湾区各城市去。”她说。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祁培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