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博物馆里寻“年味”已成新年俗

2019-02-07 16:51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南京2月7日电 题:博物馆里寻“年味”已成新年俗

新华社记者

紫禁城里过大年、老南京的过年日程表、蠢萌的生肖“表情包”……过年期间,多地博物馆精心打造的春节文化大展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博物馆里过大年”渐渐成为不少家庭过节的活动之一。

从宫廷到市井,古人过年真讲究!

—道道宫门张贴着年画和春联,长长的廊庑悬挂着各色宫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近600岁的紫禁城1月上旬开启了“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此次故宫博物院不仅拿出了885件(套)文物打造了一个建院以来提用文物最多、展场面积最大的主打展,而且将故宫开放区域全部按照清宫旧俗复原年节装饰,全面展现清代宫廷过年习俗。

展览分为“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欢天喜地”六大主题:在“祈福迎祥”单元,人们可以看到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皇帝书写的福字;“敦亲睦族”单元还原了元旦当天皇帝与宗亲、后妃分别宴饮的场景;“游艺行乐”单元则重现了古人过年时的各种娱乐活动,例如八旗健儿在冰面表演“花样滑冰”、杂技等。

与紫禁城过大年处处流露的宫廷气派不同,江苏省南京市的六朝博物馆内,老南京的过年“日程表”也让参观者们大开眼界。

赏梅迎春、城墙登高、烤“元宝火”、出门见喜、敬香祭祖、初八上灯、茶点带客、除夕家宴 ……在这个名为“我们的节日——己亥贺岁展”里,策展方通过200件展品展现了老南京们过年的各种习俗与细节,让人一秒穿越到古代。“古人过年真是时时处处都透着讲究!”南京市民王晓棋携家人参观后感慨地说,“从年三十、大年初一到初八、十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统统给你安排好了。”

传承生肖文化,领略传统之美

2019年是农历己亥猪年,生肖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不少博物馆都推出猪年生肖展或相关展览,以飨观众。

在南京六朝博物馆“我们的节日——己亥贺岁展”上,微雕《五福图》、绒花《诸事皆宜》、竹刻《金猪报喜》等民间工艺品,构成了一组造型可爱的生肖“表情包”。

在河南省博物院“金猪拱福——己亥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展厅,郑州市民王艺卓正给9岁的女儿刘彦臻讲解这个展览。

刘彦臻看得津津有味,直呼有趣。王艺卓说:“以前觉得博物馆里的展览太高大上,后来发现还有手工、课堂等多种互动形式。春节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带孩子亲近文物,通过点点滴滴积累历史知识。”

在黑龙江哈尔滨,推出了“金猪拱福——己亥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让观众体会到创作者对于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美好生活的向往。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长王军介绍,博物馆过年期间还专门为小朋友们设计了《新年新希望 饺子变花样》《南北习俗话新年》《走进赫哲族》等具有节日特色的课程,通过现场授课、展厅参观、影音视频、互动游戏、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带领孩子们了解我国的春节习俗、饮食文化,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过年新玩法渐成新民俗

过年期间,全国各地不少博物馆都迎来了一波人流高峰。据了解,故宫今年春节人气飙升,假日7天的门票早早就被预订一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开展20多天以来,日均参观者超过2万人次。

而在河南省博物院,初二当天参观人数约8000人次,约为平时周末的两倍。记者碰到了正在陪孩子参加“新桃换旧符——木板年画”特约讲解活动的上海人周敬山,他告诉记者:“今年在郑州过年,第一站到岳父岳母家,第二站就到博物馆。我们家已经养成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先到那里的博物馆了解一下当地的历史文化,让孩子对历史文化有所认识。”

文博专家认为,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博物馆里过大年”的理念逐步成熟并形成品牌,春节逛逛博物馆日渐与春晚、贺岁电影、新年音乐会、元宵灯会等一起,成为人们欢度春节不可忽视的选项。

文博志愿者关军说:“我已经当了6年的志愿者,2015年之后,春节期间逛博物馆的人明显增多,一方面是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到位,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执笔记者:蒋芳;参与记者:施雨岑、韩朝阳、马知遥)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宋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