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浙江:“标准地”撬动高质量发展

2018-10-05 08:54 来源: 浙江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这个速度,太让我意外了!”日前,接到诸暨现代环保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代办员的电话,浙江洁利达暖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赞叹不已。从7月摘得高新区里的一块工业用地,到拿到施工许可证,他总共只等了26天。

“洁利达暖通”项目的高效落地,得益于浙江省正在推广的“标准地”改革。今年以来,浙江省全面推广工业项目“标准地”制度,通过政府事前定标准,企业对标竞价、按标施建,政府对标验收,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按需拿地、招引遴选高质量项目落地。

“标准地”改革是浙江的首创性工作。所谓“标准地”,是指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亩均税收等至少5项基本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此前,企业投资项目用地的行政审批环节多,耗时费力且效率不高,一直为项目投资者诟病。去年8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德清县率先探索开展“事前定标准、事后管达标、亩产论英雄”的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试点。

“标准地”改革推动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减前置、减环节、减流程、减时间。

拿下全省第一块标准地的浙江启聚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柏林对此体会尤深:“以前企业拿下一块地,光跑各种证就要大半年时间。现在,只要跑一次来参加竞标,各种证照政府都给你办好。”

在寸土寸金的当下,推出“标准地”不仅能更好地服务企业,还能引导、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德清县国土局有关人告诉记者:“一家年税收预估在1500万元的企业,如果想要100亩地,就不符合‘亩均税收30万元以上’这项要求,这就需要企业通过自身‘提档升级’增加亩均税收。”据悉,德清工业项目“标准地”亩均税收指标超过37万元,是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的3.14倍。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至今年9月30日,全省省级以上平台共出让工业项目“标准地”383宗、24281亩,占省级以上平台新批工业用地总宗数的62.99%、总面积的66.19%,已提前达到省政府确定的不低于30%按照“标准地”制度供地目标。

眼下,“标准地”改革已在浙江省全面铺开。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地”改革,“标准”在先,从源头上消除了项目不实、不清、多变等问题,破解了因环境准入等问题导致的项目无法落实难题,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以及落后产能等项目,选出高科技、高产出的好项目;监督在后,强化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和要求,健全事中事后项目监管,政府服务方式大大转变。(记者 刘乐平 通讯员 刘畅)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薛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