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各地文化系统积极探索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2018-07-15 11:45 来源: 文化和旅游部网站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中央部署和地方党委、政府与文化和旅游部指导、支持下,各地文化系统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精准发力,深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特别是以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探索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和做法。

建立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近年来,有关省区文化厅积极行动起来,成立文化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等专门机构,制定和出台有关工作方案、配套政策,探索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海省结合各市州不同基础、不同环境、不同特色等实际,分门别类协助各市州做好规划,确保文化扶贫统筹施策、分类施策、分步施策、精准施策;调动发挥文化精准扶贫“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协作机制作用,整合文化扶贫项目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有限资源用于最有潜力的文化扶贫项目。

截至2017年底,云南有88个贫困县、331.9万贫困人口,其中包括深度贫困县27个、深度贫困村3539个。面对艰巨脱贫攻坚任务,云南注重强化文化建设的政策保障,制定出台系列配套政策。2016年至2018年5月,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云南深度贫困县安排文化资金达2.3亿元,实现了“好钢用到刀刃上”的效果。

地处雪域高原的西藏,加大对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集中县(区)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协调落实资金1亿多元扶持贫困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调落实财政资金1.23亿元为自治区74个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692个乡镇文化站和264个贫困村配备文化活动设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得到不断完善,为各族群众参与文化建设、享受文化建设成果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设施条件。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自治区文化厅系统9支驻村工作队36名驻村工作队员走村入户,与贫困地区群众结对帮扶,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文化资源配送、组织学习培训。只有坚持与贫困地区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文化扶贫工作方法,群众才会认可,效果也更好。

按照“一州一策”要求,四川建立了省文化厅厅长负总责、3名副厅长分别牵头负责深度贫困地区,厅系统单位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共同参与的深度贫困县“一对一”文化扶贫联系机制。从中获益的群众表示,“这种联系机制针对性强,确保扶贫工作有专人抓、有具体单位落实,我们欢迎”。2016年以来,四川省财政每年安排贫困村文化室建设补助资金1.25亿元;安排深度贫困县村文化室建设补助资金1.62亿元,文化惠民扶贫系列活动专项资金1.35亿元,有力提升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和文化惠民力度。

为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了文化建设专项组(由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任正、副组长)等16个扶贫专项组,群策群力研究制定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推动政策、举措精准落地,编制了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及2018年实施计划,以实体项目扶贫、活动内容扶贫作为文化建设专项扶贫重点抓手,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并就中央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有保障、自治区统筹配套有安排的项目建立项目数据库,建立了自治区、地州、县、乡、村五级文化扶贫负责人名单等。

因地制宜推进,探索富有成效

有关省区在推进实施脱贫攻坚和文化扶贫这一系统工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大做活特色文化产业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针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服务效能偏低的状况,“十二五”以来,青海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925个,市州、县、乡、村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工,截至2017年底,青海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覆盖面达87%,全省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100%;甘肃建成贫困村“乡村舞台”6172个,占62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99.2%,“乡村舞台”切实发挥了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扶志”“扶智”作用,加强了贫困地区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和科技普及等培训,推进了移风易俗。近两年,四川为45个深度贫困县配送流动文化车,升级藏区7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在藏区公共文化服务空白区域建设数字文化驿站152个,加大了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保障力度。2017年,湖南全省94家专业剧团、229个文化馆文艺团体、1.99万个群众业余文艺团体和964个县级以上文化志愿服务分队“送戏下乡”5.55万余场,惠及群众2443万人次,覆盖全省5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7977个贫困村。

抓资源、抓项目是做大做活特色文化产业的有效抓手。西藏重视发挥各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各类传习基地的作用,采取“传承人+基地+学徒”的方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云南实施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培育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项目,鼓励支持贫困地区文化企业和单位在发展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青海通过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文化产业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特色文化产业拓宽就业脱贫路径、搭建平台促进产业扶贫,藏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优势逐步显现,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如海北藏族自治州利用自身文化特色、资源优势,通过举办达玉音乐节、开展环青海湖自行车旅游综合服务等产业项目,拓宽了贫困群众就业渠道,实现了稳定脱贫增收。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砖雕技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探索出了一条“非遗+特色文化产业”的文化扶贫新路径。

精准对口帮扶,形成强大合力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助力西部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东西部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北京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新疆和田地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广东支援西藏林芝市、新疆喀什地区,山东支援西藏日喀则市、新疆喀什地区、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天津支援西藏昌都市、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在对口支援工作机制下,东西部省区市文化系统加强协作、加大投入,整合对接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增进双向交流合作,形成精准对口帮扶的强大合力。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北京共安排文化援疆项目33个,援助资金6.65亿元;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文化领域6个项目,资金约1亿元;2016年至2017年安排1.21亿元用于支持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建设10个项目。在东部省市的大力支援下,截至目前,青海省级“三馆”运营良好,省、市州、县“三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浙江投入8532.5万元援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图书馆建设等14个重点项目,上海支援2097万元实施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达日县格萨尔文化展示保护中心等4个重点项目……

东部某省一名文化系统援疆干部说,实践证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对助力西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特别是在文化领域,促进了资源、人才、资金、先进技术的交流合作。东部地区学习借鉴西部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在提升文艺创作水平、发展文化产业项目等方面也获益颇多。

除了输血,更通过“授之以渔”增强“造血”能力,通过展示推介、洽商合作、专业人才培训等,增强了受援地脱贫攻坚的能力。例如,北京与受援地注重双向交流加强文化交流交融,通过本地培训、赴京培训、干部人才“传帮带”等方式,帮助受援地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很多东部省市与受援地合作开发文化资源,发展了民族风情演艺、砖雕、唐卡、刺绣、藏毯等特色文化产业。广东省还组织珠三角地区与西藏、新疆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开展对口交流协作,通过以案代训、跟班驻训提升受援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

不畏“硬骨头”,矢志破难题——奋斗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扶志”“扶智”不可或缺,文化精准扶贫这支“生力军”的作用正日益凸显。(记者 王连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白宛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