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介绍
全国无偿献血的有关工作情况

2018-06-12 13:27 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6月12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时 间:2018年6月12日
    地 点: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海淀区北三环中路37号)11层多功能厅
    主持人:成 义  宣传司新闻处副处长
    嘉 宾:周长强  医政医管局副局长
    刘 江  北京市献血办主任、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
    纪宏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
    肖 强  献血者代表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无偿献血”主题新闻发布会,再过两天就是第15个“世界献血者日”,为了让新闻媒体对我们无偿献血工作能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直观的了解,我们今天把发布会开到了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通过刚才的实地走访,还有我们血液中心同志们的介绍,相信大家一定加深了无偿献血这项工作的理解,下面我们开发布会。

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有四位,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是: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先生、北京市献血办主任、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刘江先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先生,最后一位是献血者代表肖强先生。我是宣传司新闻处的成义,我们这场发布会先是由两位嘉宾介绍有关情况,然后是由发布台上的嘉宾共同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按照今天会议的日程,首先请周长强副局长介绍全国无偿献血的有关工作情况。

【医政医管局副局长 周长强】各位媒体朋友、献血者、献血志愿服务者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参加此次发布会。进入6月份以来医疗健康信息集中媒体发布,我们先后开展了“全国爱眼日”、医疗技术和质量水平情况发布会,展示了我国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充分说明了社会对健康的高度关注。

6月14日是第15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为他人着想 捐献热血 分享生命”。首先,我代表医政医管局向全国的无偿献血者和志愿服务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社会各界和血液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由衷地感谢大家为我国无偿献血事业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为挽救他人生命所做出的平凡而伟大的奉献!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6月14日确定为“世界献血者日”,并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旨在感谢那些为拯救生命而捐出热血的无偿献血者,鼓励更多的健康适龄公民参加无偿献血,保障血液安全供应。

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动员和参与,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社会宣传动员尤为重要,只有让公民更多的了解无偿献血,才能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近年来,相关媒体积极宣传,普及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引导更多的公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在此也向相关媒体表示衷心感谢!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三方面的情况:一、我国无偿献血取得显著成绩。无偿献血是一项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今年是我国《献血法》颁布实施20周年。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无偿献血制度。2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组织领导和有力推动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全面建立,血液管理制度体系和血站采供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血液供应能力、血液安全水平和临床用血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上升到2017年的1459万,献血量从1998年的400万单位(800吨)提高到2017年的2478万单位(4956吨),献血量增加了5倍之多。2015年底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有效缩短了疾病传播的“窗口期”,血液供应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血液安全与供应报告》指出,中国在无偿献血总量、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血液质量安全水平、血液报废率、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等方面,血液安全供应水平位居全球前列。保障血液安全供应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为全球血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说到中国经验,我们认为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今年1-5月份,全国无偿献血人次和献血量持续增长,无偿献血人次达到596.5万,采血量达2065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和5.2%,其中机采血小板达到43.8万人次,采血量71.3万治疗量,较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7.6%和10%。

近年来,我们坚持“开源、节流、保安全”的工作思路,以“提升依法治理水平、提升血液供应水平、提升血液安全水平、提升合理用血水平”的“四提升”为主线,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不断完善血站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了横线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血站服务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设置血液中心32个,中心血站321个,中心血库99个;固定采血点1380个,比2012年增长41.3%。

第二,持续提升血液安全水平。完善血站技术规程、标准和规范,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并巩固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全世界仅24%的国家开展),基本阻断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经输血途径传播。通过“组团式”援藏,提高西藏血液安全能力,今年4月,西藏自治区血液中心独立开展血液核酸检测,至此,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我国血液安全保障能力迈入新台阶。

第三,建立血液应急调配机制。建立全国范围的血液预警与联动保障机制,针对重大活动、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以及血液偏型性、季节性、区域性紧张情况,建立国家和省际间血液调配制度,每年调配血液超过150余万单位,有力保障医疗救治和重大活动医疗保障。

第四,强化临床合理用血。健全临床合理用血制度,推广自体血回输、微创手术等节约用血技术。近5年,我国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手术台均用血量分别降低20%和30%、自体血回输比例增长30%,不但节约了大量血液资源,而且降低了输血不良事件,显著提升了医疗安全水平。

二、弘扬无偿献血互助共济的无私奉献精神。血液不能人工合成、不可替代、不能长期保存,是宝贵的战略资源和稀缺资源。只有健康适龄公民捐献的合格血液才能给患者输注,才能最大限度防范经输血传播疾病,保护患者健康权益。血液安全供应保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血液保障不足将影响临床医疗救治和患者生命安全。无偿献血是保障血液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和公益活动,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标志。《献血法》实施20年来,我国广大无偿献血者用无私奉献挽救了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用互助共济传递着人间友爱、真情与社会正能量,用爱心谱写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弘扬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彰显了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精神。

目前,我国血液保障能力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这是一种“紧平衡”状态。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带来的人口老年化,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带来的大龄高危产妇数量增加,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带来的医疗服务量持续增长等,对血液供应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国内外科学研究和长期实践都已证明,定期、适量献血不仅无损身体健康,还能获得助人后的喜悦和生命的升华,促进心理健康。此外,根据《献血法》和各地法规规定,献血者还享有免费、优先用血的权利。可以说,无偿献血是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好事和善举。在此,我真诚地呼吁和倡议,全社会大力弘扬无偿献血互助共济的奉献精神,传递爱心和社会正能量,让更多健康适龄公民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来,伸出你们的胳膊,献出有温情的血液,挽救别人的生命。

三、下一步工作。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公平可及、安全有效”的原则,推动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献血法》,进一步完善无偿献血法制和长效机制建设,强化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健全血液保障制度,全面推进临床合理用血,争取到2020年献血率达到15/千人口,临床用血100%来自于自愿无偿献血,血液安全和临床合理用血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动员。今年是《献血法》实施20周年,我委将会同中国红十字会等部门在7-9月份开展《献血法》实施20周年宣传季活动,组织开展“寻找感人献血者、志愿者”、评选明星采血班组等活动;6月14日,在四川成都开展世界献血者日主场活动,各地也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此外,我们还邀请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海霞、演员吴京、张翰、菅韧姿等作为国家无偿献血宣传员,印发了全国统一的宣传海报,也制作了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我相信,这些宣传工作将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无偿献血。下一步,还将探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展精准化无偿献血宣传,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第二,加快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建立全国血液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工作,实现血站之间、血站与医疗机构之间血液信息的共享共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血液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对献血者的服务水平,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监督管理,完善血液预警和风险监测机制,健全不适宜献血人群屏蔽制度,保障血液质量安全。

第三,提升血液保障能力。以临床需求为中心,指导血站提供适宜的血液品种,包括适于儿童治疗的小包装血液。提升无偿献血服务水平,扩大固定献血者规模,健全个人自愿无偿献血和团体自愿无偿献血相结合的献血模式,确保“淡季”血液保障。

第四,推进临床合理用血。开展以单病种为基础的临床用血合理评价工作,继续加大临床用血管理力度,进一步推动自体血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实现外科手术用血最小化、临床用血精准化和质量效益最大化。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患者血液管理,针对高危孕产妇、血液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最后,再次感谢媒体朋友对无偿献血事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周局长的介绍!今天我们发布台上有一位嘉宾,我感觉非常特别。说他特别呢,一方面这位嘉宾不是我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也不是我们的医疗专家。另一方面,这位嘉宾的血型和我们大多数的人都不一样,他是一位稀有血型的无偿献血者。下面我们请我们无偿鲜血者的代表,也是我们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稀有血型爱心之家的成员肖强先生发言。

【献血者代表 肖强】各位领导,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一名普通的献血者,当然我是RH阴性的,我叫肖强,非常感谢我们红十字血液中心,它成立了稀有血型的爱心之家,因为有它我才坚持了15年的献血,本人共献血全血21次,有7400ml,捐献9次成分血,共计16个单位。虽然我不知道病人都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子,但只要我的血液能够帮助病患重获健康,我就感到非常地开心。每一次成功献血以后,我都特别特别地快乐,这是一次净化心灵的过程。我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我希望我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行为来告诉我的孩子,我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做一个无私的博爱的人,收获的将是最简单的快乐、最纯粹的幸福。

我还主动报名成为稀有血型爱心之家应急献血队伍中的一员。新鲜的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只有5天,像我们一般来说,不让我们去机采血小板,除非有紧急情况我们才可以采,因此北京市临床所需的RH阴性机采血小板大部分都来自于爱心之家成员们的应急献血来保障。只要有病患需要,稀有血型爱心之家就会发出应急献血召集令,我们经常在工作日接到应急献血求助电话。我的手机24小时都是开机,就怕错过一次紧急的求助电话,只要我身体条件允许身在北京,每次我都会请假参加应急献血。工作可以加班加点的赶上,和死神赛跑的爱心接力中我们不能缺席。

献血并不会伤害身体,反而会促进自身骨髓和造血功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更多的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奉献不仅仅是付出,更多的是收获精神的满足和身心的健康快乐。我会在捐血救人的道路上和爱心之家的伙伴们一起携手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用我的热血给他人点燃生命的希望!谢谢!

【主持人】谢谢肖强同志,非常正能量的发言!我们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优秀的代表走上我们的发布台。下面按照我们发布会的流程是提问环节,按照惯例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所在的媒体,下面开始提问。

【央视四套记者】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刘江主任,刚才我们在血液中心参观,有的同事给我们介绍了血液采集大概的流程,还想请教一下具体来说,血液从采集到供应临床有哪一些环节,我们怎么保证这个血液的质量?谢谢。

【北京市献血办主任、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 刘江】刚才您问的问题是我们采供血的一个技术问题和业务问题,如果概括来说是分四个步骤,分采集、制备、检测还有供应,这么四个大部分。刚才大家参观血液中心,不论从一楼往上走,还是从楼上往下走,其实这几块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科室设计也是按照这样一个血液加工检测的流程进行设计。如果说采集的话,我们的目的是从低危的献血者当中筛查献血者,这是血液安全的第一个环节。如果说献血者是一个高危人群那就很危险,因为检测不是绝对的,不是百分之百的,所以我们按照我们的质量标准有一个筛查的表格进行筛查。这个表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无偿献血的情况下,献血者才能如实填写健康献血表格,如果在一种压力情况下或者在一种诱惑情况下,他都不能如实填写这个表格,这就是无偿献血的意义。所以通过健康筛查表的填写,医生们就要从中判断哪一些朋友能够献血,哪些不能够献血,哪些是一定不能献血,哪些是暂时不能献血。

在这之前还要做一些简单的快速筛查,比如说血型、血红蛋白、转氨酶、乙肝快速,这些筛查目的是,通过筛查把一部分屏蔽掉,否则血采回来以后也会造成浪费,所以进行一些快速的筛查,可以减少血采回来以后再报废的问题。

第二血液制备,血液制备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因为血液是战略性的稀缺资源,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给血液的定位,所以要把每一个献血者献出的爱心利用好,使用好,保护好。提高血液利用率,就要一血多用,这样就要对血液进行一个分离和制备,简单地说,就是分成一个红细胞,一个血浆,血浆里边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做血小板,还要做一些凝血的成分,把血充分利用起来。

第三部分就是血液筛查、检测、检验,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大家也比较关心,刚才记者同志也问我这个安全问题。按照国家血液筛查标准进行检测,主要进行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的抗体,艾滋病病毒的抗体,还有核酸检测,检测更精准了,这些检测我们跟国际接轨的。大家看到我们北京血液中心的实验室完全现代化了,发达国家也是这样。经过这些年国家卫生健康等部门各个方面投入了很多,在血站建设方面现在跟过去大不一样了,不光北京血液中心是这样,全国的血站几乎全是这样,特别是我去过一些大的血液中心,基本上实现了血液检测和制备加工的自动化。

从2011年开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国推行核酸检测,经血传播疾病检测的窗口期大大地缩短,在保证血液质量,保证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最后就是血液供应,简单说就是我们的血液检测也合格了,制备也都分离好了,在冷库里保存,要保持一个有效的合理的库存水平。因此我们有一个应急预案,最主要的血站系统应急预案就是一个库存标准。按照我们血站平均供血量的七天作为一个安全和有效库存水平,这些年应该说我们在血液应急建设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在很多突发事件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血液相对的紧张的情况下,用血还有一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就是急救用血。第二,孕产妇,对于孕产妇的用血都是优先的。其次,择期用血。所谓择期用血,血液不是一个绝对刚性的需求,不是说大夫一开用血单就必须要输血,不输血立马要出问题,因为是有选择时间的,叫做择期用血,其实这是占到80%,所以对于库存的管理我们跟临床非常密切协作,是保证临床用血重要的方法。

基本上血液就是这么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话始终贯穿着一个冷链系统,红细胞的保存温度是2到4度,4度上下4度;血小板是22度,上下2度。这些加工的过程需要采购一些包装、试剂呀、设备、一次性耗材等,所以大家可能经常问,为什么献血不要钱,供血要交费,实际上血液原料是没有价格的,这个所谓210块钱的收费标准,是整个加工过程中产品的一些成本,并且是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制定的标准。所以我要说的基本就这些,谢谢。

【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大家好,我是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我想问一下目前来说,咱们国家主要献血的人群有哪些?大家现在对献血还存在哪些的误区?请专家为我们解读一下。

【宣传司新闻处 成义】第一个问题我可以给您答案,咱们手里边发的材料《2016年国家血液安全报告》里边有很详细的数据,你可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请专家来答。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 纪宏文】你的问题很具有普遍性。第一个好多人担心献血过程中是不是会伤元气,觉得一出血就伤元气,今天上午在参加北京市表彰大会的时候有一个印象深刻中医科大夫连续献血20年,他本来是中医科大夫,他对元气损伤应该非常清楚,所以明确告诉献血对伤元气的说法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肌体中的血液,是每天每秒钟都在进行代谢,总有一部分细胞会代谢衰老死亡。我们献血量比总血量比不超过10%,这是不会损伤健康的,所以这个担忧也是不必要的。还有人说献血会不会长胖,献血跟长胖瘦没关系,导致很多人献血之后会变胖,跟献血没关系,而是之后补充过多营养造成,谢谢你。

【健康报记者】请问肖强先生,您已经献血20多次了,您献血原因是什么?还有献血后您的感受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您的家人支持您这项工作吗?谢谢。

【肖强】献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是稀有血型,第一次献血是因为我爱人,那时候还没有结婚呢,她鼓励我去献血,我记得是冬天吧,献血车上面贴着缺血,其实我有点害怕,然后就走上了献血车,第一次献血之后,我们红十字会血液中心就给我发函,说我是稀有血型,让我参加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这个时候我身上就有一份责任了。第一次我献血献了200毫升,也是献着玩的感受,后来不一样了,我每一次献血不低于400,每次都是400或者是血小板,有一份责任,因为我们来献血的话一定是有人急需,还有我家人非常支持我,最早父母可能感觉怕我身体有问题,后来跟他说,他也觉得没啥,有一次我爸爸过生日嘛,一打电话就说急需用血,说我菜都点好了不能吃饭,然后就来献血,我爱人特别支持,去年6月6号我孩子出生的第二天,我就过来给一个小女孩献血,因为这次献血,那位小女孩现在已经康复了。

我的岁数不小了,但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持续献血,直到我不能献血为止。

【新华社记者】我的问题是请教阜外医院的纪主任,有的老百姓想做完临床手术之后,是不是输血越多越好,给自己输血越多越有营养,这个想法您有没有什么需要跟大家分享的知识,在临床医生做手术、给病人输血的时候,用血量用血成分方面,它的区分是什么标准,又应该是什么呢?谢谢您?

【纪宏文】你问的问题也很有普遍性,第一个,我可以明确的回答,血液不是营养品,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药品,为什么叫特殊的药品呢,它的特殊性在于输的血都是活着的细胞,包括红细胞,这些都是活着的细胞,它输到我们需要的患者身体会发生细胞移植,会发生看不见的反应,过敏或者溶血或者是肺损伤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致命。

还有,我们国家的血液安全知识不断地提升,实际上输血也有一些风险,风险在全球我们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对于输血来讲,只有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输,全世界的原则是:第一个尽量不输。不输不代表不给他治疗,而是我们通过更细致的医疗,把我们贫血的患者用药物治疗,手术可能出血的,想尽办法用药物其他方式减少失血。综合措施下来很多患者不需要输血,对世界卫生组织推崇的患者血液管理的内容,管理患者自己的血,让它不贫血,少失血,失去回收回来这些措施。

第二个就是自体输血,自体输血大家很清楚,需要的时候输自己的血液,我们有几种方式,比如手术前采出来或者给它稀释,术中把他出的血回收回来再利用,这样首先是安全,没有不良反应,再就是节省大量的资源,这样治疗效果也好,这是我们输血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会有一些患者,急性大量失血,比如说创伤的,大的手术失血,还有产后失血这些无法避免的,还有一些重度贫血,不适合自体输血,或者自体输血,还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这部分患者必须要输血,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多见的,所以临床用血还是必需的。对于刚才讲关于手术患者,是不是输的越多越好,实际上这也有一个误区,早年对这种输血风险的认识还不够,甚至有些人认为,手术失血多,代表手术做得更大,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也告诉我们,做一样的手术,如果出血少、输血少,甚至不输血,这样的患者实际上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长期生存率相对高,实际上临床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输血,而不是越多越好。

就像阜外医院,刚才刘主任也说了,阜外医院是心脏的专科医院,每年我们做心脏手术15000多例,我在二十年前刚到阜外的时候,我们刚到阜外的时候个个都要输血,现在我们70%的不需要输血了,这种转变就是一个理念的转变,还有输血文化和输血理念的转换。2009年我们院士又提出了,把输血量作为心脏外科医疗质量的一个考核指标,发动我们整个医院在做多学科血液管理,节约了可以说十万单位的红细胞,这样节约资源,患者愈后很好,这是多赢的一个结果。

还有术前备血这一块,比如欧洲国家像奥地利、意大利这样的国家,他们术前对贫血的患者不会马上给他输血的,是需要做准备,像刘江主任说的择期手术并不是马上要输,但是我们国家的医疗体制,好像患者今天来了,明天要手术,急着要输,其实有些是可以等的,也是需要等一等。

关于输血标准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现在都讲成分输血,从无偿献血者采的是全血,但血液中心会把它分成三个成分,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就会给三个不同的患者,这样就等于一个血给了三个人,提高了效率,还有它是不同的保存条件,一份血也是提高了效率,我们都有临床数据,像红细胞、血浆、血小板都有指南,这是我的回答。谢谢。

【保健时报记者】我想问一下周局长,目前社会提倡公众参与无偿献血,在为献血者服务和激励方面,国家采取了哪些鼓励措施,谢谢。

【周长强】谢谢你,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刚才在我简单介绍里面也提到了这些问题,第一,无偿献血体现了一种社会的互助共济的大爱精神,所以说是利国利民,也是利人利己的一种行为,说到利人大家很容易理解,因为献血是捐献热血奉献给别人的,同时也是一种利己的行为,利己第一是心理上,第二身体上,第三是社会的层面。像纪主任说他上午参加了北京市的血液日的活动,我上午也去了,去了以后也找到两个献血者给我们做了一个经历的介绍,其中有一个人是献了20年血的外科医生,是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他讲到他当年献血的时候,偶尔一次手术,当他发现核对身份信息的时候,发现这台手术的病人用的血是他捐献的血的时候,他内心的这种自豪感和这种对生命的升华,我听了以后还是很受震撼,这种心理上的一种自我的升华。

第二就是身体上的。我还是接着说上午,也是一个献了22年血的献血者,他讲他献血的过程,他第一次去献血的时候,发现身体不合格,因为我们献血是要查体的,是要健康的人,身体符合条件的人才能献血,所以说他就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去加强体育锻炼,过了三个月以后当他再去献血的时候发现自己符合条件了,从那之后他就养成了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一直坚持到50多岁,他说到现在他好像也没有什么高血压,也没有什么糖尿病,看起来要比他身边的同龄人显得年轻,为什么呢?因为他参与了无偿献血,参与了无偿献血他就有这种意识去管控自己的生活习惯,我觉得这个就是有利于你自己的身体健康。

所以我觉得从利己的角度上,身体上,心理上,还是从社会的层面,我觉得无偿献血者是应该值得我们社会去高度和充分尊重的一些无私奉献的人,所以从我们政府的管理角度,我们也应该创造一些好的政策和好的社会氛围来鼓励群众无偿献血,也给他们提供一些好的服务措施,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几个方面。

第一,现在咱们国家也建立了无偿献血的表彰奖励制度,这个就是每两年我们对献血量达到累计4000毫升以上的无偿献血者要进行表彰,到目前为止从设立这个奖项,应该是获得金奖,银奖,铜奖有82万人次获得了这个奖,今年我们各个地方也正在开展2016到2017年的无偿献血的表彰,我们估计大约有39万人次在这一期的表彰中能够获得奖励,这是一个。

第二,在提升我们对献血者的服务方面,我们还是通过增加一些献血点,献血屋,合理布局我们的采血点,来方便献血者就近的进行献血,第二坚持还是以献血者为中心,增加改善我们这些服务的流程,也规范我们一些服务行为,主要还是来增加咱们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舒适感。

第三,我们也通过加强一些信息的公开,也简化了我们一些血费报销的流程,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这是我们在提升献血者服务着方面。

第四,国家也实施了一些献血者和亲属优惠用血的政策,按照《献血法》的规定,无偿献血者是享用无偿用血的权利,配偶和直系亲属也根据各地的规定享受相应的用血优惠政策,各个地方政策是不太一样的。各地根据《献血法》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说上海、江苏、广东等地也通过立法规定了献血者可以优先用血,除了免费优惠用血之外,有的地方还出台了政策,规定了献血者可以优先用血。

另外,除了这些以外,有些地方也出台了一些其他的一些激励措施,比如说像江苏,浙江,他们就规定了获得我们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的者可以实施了三免政策,比如免公交车票,免政府办的公园的门票,还有免我们医院的挂号费,不在于多少钱的问题,是体现了我们社会对于无偿献血者的一种尊重和一种社会荣誉感。

再一个比如像云南昆明他们也设立了无偿献血爱心助学奖基金,资助热爱公益事业的贫困大学生能够完成学业,各个地方还有很多类似的这种激励和奖励的政策。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调动了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些还都是外因,真正内因还是大家发自一颗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精神,这是激励和鼓励很多献血者去献血的内在原因。所以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还是刚才那个倡议,也希望全社会积极关注和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健康适龄的公民能够伸出你的胳膊,捐献出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我就回答这些。

【北京时间记者】有一些网友之前表达过,说我有这个捐献的心,但是成分献血的采集点比较少,我们后来发现一个可喜变化,5月29号的时候,咱们新增了一个在赵登禹路的成分献血的采集点,就想请刘江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采集点它运行这么长时间来的情况。谢谢。

【刘江】谢谢,采血点的这种布局是为献血者服务的重要的一个方面,刚才周局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因为过去机采血小板是一种精密仪器,对环境、电力保障要求很高,所以原来布点有限。现在新建了一个赵登禹路的献血点,开放已经20天左右。采集结果出乎我们的预料,因为献血小板的人群更多的是一种固定献血者,赵登禹路交通比较方便,所以过去好多需要到血液中心来的献血者可能到那儿就更方便。经过统计,每天平均在20个献血者左右,基本上达到了我们设计的初衷。目前这个献血点有140平米,里边有6个机器,6把椅子,基本上如果说半天接待二三十名献血者比较合适,现在献血的人群有过去我们的一些老献血者,还有一些新参加进来的,还有一些大学组织的同学,像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交大、还有北京电力大学,他们组织的都非常好。这一段时间我觉得它那儿环境也挺好,大家感觉也温馨,交通也方便,其实这些我们也在摸索。当然我们也做过一些课题,比如机采血小板的要求跟全血完全不一样,只要是交通方便,够一定的面积,我认为就可以,但是街头这个点的建立的话,一定要在最热闹的地方,人流一定要够才能行,我就说这些,谢谢。

【主持人】谢谢刘主任,近期,我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刚才周局长也介绍了,各地各省份都在开展“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活动,希望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进行宣传报道。我们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和支持无偿献血工作,共同宣传献血者的无私奉献,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宣传国家保障临床血液供应与安全的政策和取得的成效,共同营造无偿献血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天的发布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朱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