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当好耕地守护员 “丘地”“废地”变良田——江苏扬州高标准农田春耕见闻

2018-03-27 19:42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南京3月27日电 题:当好耕地守护员 “丘地”“废地”变良田——江苏扬州高标准农田春耕见闻

新华社记者秦华江

烟花三月,大地焕发勃勃生机,江苏省扬州市通过平整丘地,复垦废地,小田变大田,废地变良田。

记者近日来到扬州仪征市陈集镇刘云村,巧遇来自安徽省天长市的种田大户薛钰,这几天他和技术员们忙得不亦乐乎,不仅要给2000亩麦田排水、施肥和锄草,还要培育水稻秧板田,为夏种机插秧做准备。

“看着田里一片绿油油的小麦,虽然忙,但心里踏实,我考察了很多地方才找到这块连成片的良田,一签就是十三年,不少同行很羡慕我眼光独到。”薛钰笑着说。

据仪征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陆顺辉介绍,刘云村成片农田属于江苏省国土厅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自2014年立项以来,项目投资近6000万元,包括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及农田防护四大工程。

在荷花组村民卜九田看来,这几年村里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以前该区域地形复杂,岗塝坡交织在一起,路难行、田难种、旱不能灌、涝不能排。

“平整前每家每户种的田块大小不一,高低不平,机械根本难以作业。自己种又耽误工夫,不少地只能狠心抛荒。”卜九田说。

整治后为规模化种植打下了基础。在国土部门指导下,薛钰定期培有机肥育地力,还建成了烘干房,收获季可为周边小农场主烘干小麦2000万斤,解决经营上最大后顾之忧。

“村民愿意种地,可以当小农场主;不愿种地,每年可获逐年增加的土地流转费。”刘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学江说。

除了丘地,废地复垦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在月塘镇魏井村,原本最高落差达40米工矿废地,已经被平整,阡陌纵横的大地上,留着大型机械平整留下的轮印,省级重大项目建设占用的20.48万立方米优质耕地耕作层被覆土在这里。

原本占地1090亩采石宕口丛生、地力破坏严重的废地,已成“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优质耕地,亩产粮食可达950公斤。

“村民们称天上掉下了馅饼。”魏井村党支部书记曹志发说。

按照分权不分田的模式规模化经营,这片土地还有一部分用来种茶,发展旅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每年可为村民和村集体创造几十万元额外收入。

目前,扬州在全市域设立162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动态监测和分析土壤肥力、污染状况,推动“优地优用、中地改良、差地调整”,五年来通过实施2000多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近13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220万亩,农田内实现了路相通、渠相连、沟相接、旱能灌、涝能排。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了耕地经营分散、生产方式落后、村庄布局凌乱等问题,耕地质量平均提高了一个等级,集中连片,设施齐全的高标准农田成了‘抢手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提高。”扬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周正权说。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石璐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