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代表委员热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8-03-09 07:53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代表委员热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重拳整治 保护绿水青山

刘炳江委员:一些地方空气质量改善步伐相对缓慢,绝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蓝天保卫战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王金南代表: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像脱贫攻坚战一样,实施清单式、网格化的治理,确保责任落实。

来鹤代表:治污需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方案要细化到年度、月份,形成有目标、有措施、有项目、有责任、可督察的计划。

谌爱东委员:土壤污染防治,保护与修复必须同步。要想办法破解农业面源污染这个难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代表委员们表示,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任务艰巨,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重拳整治污染。

蓝天幸福感不断增强,巩固战果容不得松口气

过去五年,通过实施“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人们的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然而,在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委员看来,成绩已经是过去时。他每天反复思考的,是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蓝天保卫战拿下一局,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清洁化提速等措施。初战有成效,但必须看到还有一些地方空气质量改善步伐相对缓慢,绝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强调蓝天保卫战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刘炳江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也提出了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污染排放标准等具体措施,抓住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牛鼻子”,落实这些措施需要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共同努力。

正在制定的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中,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调整仍是主要方向。刘炳江认为,去年的“气代煤”让京津冀地区收获了显著的污染物减排效益,但气荒拖了能源结构调整的后腿。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很可能导致区域空气污染反弹。他建议,落实天然气利用政策,尽快解决区域间、企业间天然气管网“肠梗阻”的问题,理顺天然气价格及明确清洁采暖费用分担机制,确保能源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来鹤代表认为,这些约束性指标看似不高,但持续减排难度不小。要做到细颗粒物浓度继续下降,不仅要超额完成约束性指标,而且必须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治水治土须攻坚克难,补齐农村环境突出短板

过去几年,“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相继实施。相较于蓝天保卫战,水、土污染防治攻坚战情况更为复杂,难度更高,需要的投入更多。

一些地方实施“水十条”的力度和效果未能尽如人意。对此,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代表建议,治水首先要下大力气做好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的治理,尤其是加强城镇污水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环境是突出短板。截至2017年底,已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仅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25%,仍有40%的建制村没有垃圾收集处理设施,78%的建制村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王金南说,农村环境治理对治水、治土两大污染防治攻坚战都至关重要,补齐这块短板非常迫切。

蓝天保卫战、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保驾护航”,对起步较晚的土壤污染防治来说,防治缺抓手,是面临的困难之一。目前,立法、标准等基础性工作正在不断推进。王金南认为,治土可以考虑以努力加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污染土壤风险管控为突破口,有序扩大治理范围。

云南省农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谌爱东委员认为,土壤污染防治,保护与修复必须同步。我国农耕土地资源有限,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导致了比较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要想办法破解这个难题。

谌爱东的提案是推广绿肥作物种植,以自然的方式提升土地肥力,进而降低化肥用量,减轻环境污染。谌爱东说:“我国正在施行轮作休耕制度。可以在种植主要作物的耕作季度之间,插上一季绿肥作物,进行间作、套作,这样能够有效改善土壤,防止生态恶化。”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携手共建美丽中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刘炳江认为,调动全社会力量、创新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运行机制,实现治理的常态化、精准化、可持续,是下一步要继续探索和着力推动的工作。王金南认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改革与治理能力建设力度,建立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是源头治理、协同治理的关键所在。

“治污需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方案要细化到年度、月份,形成有目标、有措施、有项目、有责任、可督察的计划,按步骤组织推进。”来鹤表示。

如何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责任,保证战而能胜?王金南认为,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机制,像脱贫攻坚战一样,实施清单式、网格化的治理,确保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落到实处。

环境治理涉及面广、系统性强,需要多部门协同发力、全社会广泛参与。“生态环境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生产生活方式出了问题,要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需要不懈努力。”王金南说。

治污攻坚,任重道远。代表委员们表示,全社会携手行动,不畏难,敢担当,加油干,我们离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将越来越近。(记者 孙秀艳 赵贝佳 何勇 唐天奕 邱超奕)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张兴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