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中国渔业何以“减量增收”

2018-02-26 07:31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产业规模不小、比较效益不高的状况正在改变——
中国渔业何以“减量增收”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大力推进白龙湖、亭子湖等淡水湖泊的库区环境系统治理,改善湖泊生态环境。图为2018中国广元·白龙湖亭子湖生态有机鱼开捕仪式。 新华社记者 萧永航摄

当前,我国渔业正在推进转型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下一步要不断创新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大力发展绿色水产养殖业,用加工业提升渔业、用休闲体验拓展渔业、用品牌建设做强渔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在日前举行的渔业转型升级推进会上,农业部公布了2017年全国渔业发展情况。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说,通过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渔业资源管理举措,减量、增收、提质成为去年渔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词。减量,水产品总产量增幅回落2.7个百分点,捕捞产量同比下降4.7%。增收,渔民收入持续增长,渔民人均纯收入18450元,同比增长9.2%。提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二三产业发展提速,休闲渔业保持快速增长。

“当前,渔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水产养殖业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不平衡,质量效益发展不充分;渔业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不平衡不充分;渔业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农业部渔业渔政局局长张显良表示,要创新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大力发展绿色水产养殖业,用加工业提升渔业、用休闲体验拓展渔业、用品牌建设做强渔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养殖业谋求转变方式

“全世界每三条鱼就有两条是中国养的”。水产养殖业大发展是我国渔业最鲜明的特点。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突破5000万吨,占全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60%以上,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75%,为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应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地不同程度存在养殖布局不够合理、局部地区养殖污染较重、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部分地区由于过度养殖,导致大路货太多,有的养殖户辛苦一年,到头连饲料钱都挣不回来。

近年来,渔业部门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加强养殖品种创新,大力发展水产种业,培育绿色生态特色品种,调减结构性过剩的大路货。”张显良表示,必须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变革,把过多的网箱养殖退出来,调整养殖结构,转变养殖方式,推广清洁生产,防控养殖污染,实现由粗放经营、单一增产向提质增效、绿色生态转变,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

中国水产科学院专家团队建议,要着力调整生产结构,在内陆推广池塘和工厂化循环水、大水面生态养殖、稻田综合种养和盐碱水养殖,在近海推广立体生态养殖,在深远海推广深水网箱、大型智能平台养殖。要引导养殖水域、劳动力、资金、科技、装备等生产要素,流向深远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循环水养殖等领域,提高水产养殖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稻渔综合种养就是水产养殖业近年来的一种创新探索。全国调查表明,稻渔综合种养比单种水稻亩均效益增加90%以上,如稻虾模式亩均增加1456.28元,稻蟹模式亩均增加2484.33元,种养结合的新模式下增效明显。湖北省发挥水稻、水产“两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017年全省新增种养面积68万亩,为农民增收近百亿元。稻渔综合种养已被打造成为“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生态环保”的样板。

“打渔人”又是“护渔人”

去年以来,很多人感受到水产市场带鱼的价格下来了、品质提高了。业内一般用渔业资源密度的大小来衡量渔业资源的好坏。2017年8月份,我国渔业科技人员开展了调查,与5月份休渔开始时相比,黄渤海区增加了1.9倍,东海区增加了3.5倍,南海区增加了0.7倍。当年三大海区的小黄鱼、带鱼等传统经济鱼类资源密度比上年同期明显增加,尤其是东海区传统经济鱼类资源密度占总资源密度超过了80%。

渔业资源密度的这一变化反映出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完善。2017年1月份,农业部对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作出调整,统一并延长了休渔时间。从当年5月份起,我国北纬12度以北的海域除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都要“船进港、人上岸”。由于渔获物中高质鱼类占比增加,使得2017年开捕首月各海区大多数作业类型的渔业产值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据评估,2017年开捕首月的渔业总产值为131.3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了24.8%。

国家大力开展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从2017年1月份起,贵州赤水河流域率先试点实施全面禁捕,对长江流域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起到了示范作用。同年2月份,农业部发布文件,计划用2年时间,实现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永久全面禁捕。保护渔业生态环境,既要通过系统保护做好“减法”,还要实施生态修复做好“加法”。增殖放流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渔业种群资源恢复意义重大。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39.5亿元,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及珍稀濒危物种超过1800亿单位。

全面禁捕的压力,转化为各地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动力。“全国渔业部门控制和调整捕捞业,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开展限额捕捞试点。”重庆市农委副主任吴纯说,重庆启动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仅去年就放流水生生物5248.5万尾,投放人工鱼巢、鱼礁75409平方米;在禁渔期间,组织渔民参与护渔,使其既有事可为,又相互监督;既兼顾生计,又约束行为,从而逐步实现由“打渔人”向“护渔人”的转变。去年组建群众性护渔组织410余个,参与渔民达7000余人。

不断拓展渔业新功能

当前,我国渔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产业规模可谓不小,但是比较效益不高。产业全,但链条不长。于康震说,渔业产业体系全,“养殖业、捕捞业、水产加工、休闲渔业”都有,但是第一产业大,精深加工发展不足,二三产业带动能力弱,产业融合度不高。现代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产业体系的竞争,必须向产业融合要效益,不断提高渔业发展的竞争力。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延伸渔业产业链,不断拓展渔业新功能。

要加工“促渔”。水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原料生产,一头连着市场销售,在产业链中不仅处在前延后展的关键位置,而且具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福建着力提升水产加工龙头企业精深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推进加工园区快速发展,建立闽南、闽中、闽东三大水产加工产业集群和11个年加工产值2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县。如今,全省拥有水产品加工企业1210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0多家,超10亿元12家,超20亿元2家。

要休闲“拓渔”。近年来,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市场拓展空间十分广阔,成为渔业经济的新增长极。小龙虾、大闸蟹等水产品,带火一条街,兴盛一座城。2017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700多亿元,接待游客2.2亿人次。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荻港渔庄通过发展休闲渔业,每年将价值50万元的鱼卖到2000多万元,增值近50倍,还带动旅游住宿等消费4000多万元。

据统计,渔业部门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目前水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8%,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大力发展休闲渔业,认定477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全国先后涌现出潜江小龙虾、阳澄湖大闸蟹、宁德大黄鱼等一批叫得响的渔业品牌。各地用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渔业,渔业正与“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记者 乔金亮)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韩昊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