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青海西宁:“爱心爸妈”与福利院孩子的别样春节

2018-02-16 17:15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西宁2月16日电(徐文婷、冶琰)“快来吃饺子,今天是韭黄肉馅的,一会儿每个人都有压岁钱啊。”大年初一,在青海省西宁市儿童福利院的“心宁家园”,“爱心妈妈”祁桂兰正招呼她家的6个孩子吃早餐。带花的桌布、红色的窗花、喜庆的灯笼……这里年味正浓。

“压岁钱都是5元、10元的,钱不多,为的是让这些孩子也有家的概念和过节的感觉,这对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有好处。”祁桂兰说。

2013年,祁桂兰和丈夫陈学峰受聘来到这里,与4名孤残儿童组成一个“新”家庭。

春节期间,曾由她们抚养至成年的两个孩子也回来看“爸爸妈妈”了。

“家里太热闹了,我想抽空扫个地,这个帮忙那个帮忙的,都特别积极。”陈学峰说,我们会尽力从小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像稽贵豪有多动症,常常弄坏板凳、扯坏窗帘,“扫地”一定程度上就把他的“好动”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了。

早饭后,祁桂兰督促14岁的高美尔洗手洗脸,由于先天性右手手指缺失,高美尔学会刷牙洗脸用了整整两个月。“先是手把手教,然后是示范着教,现在只要在一旁说一说她就能独立完成洗漱了,看到他们的进步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环顾这间卫生间,与普通家庭的略有不同。洗漱台有两个,方便示范“教学”,洗漱台下,马桶旁都设有扶手,方便肢体残缺的孩子使用。

客厅里,“大姐”郭自萍正在客厅帮助患有脑瘫的高港湾调换电视频道。茶几上摆满了糖果、果冻、花生和各类水果。年纪最小的稽贵豪正在享用各类零食。

“我喜欢过年,有新衣服、压岁钱还特别热闹”。郭自萍说。

“我们会安排言语、认知和行为能力程度不同的孩子在一个家庭里,通过聘用有教养经验的夫妻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可以让这些孤残儿童获得相对完整的‘家’的感觉,这种‘类家庭’模式是儿童福利养育服务趋向合理化的措施之一。”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焦玉芳说。

类家庭模式中,“爱心爸爸”白天可以外出工作,“爱心妈妈”负责24小时照顾孩子们的起居饮食,每月有2000元工资。目前,“心宁家园”共有5对父母和17个孩子组建了家庭。

临近中午,陈学峰开始到厨房忙碌起来,他用纸条列好了午饭的菜单,青椒肉丝、虾仁青豆、红烧鲤鱼……

“我们的孩子身世虽然可怜,但是生活是幸福的,别人家孩子有的,我们也不少。”陈学峰说。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马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