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老村“种”文化 增收面貌新
俯瞰古岳坡新貌(1月4日摄)。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是一个传统农业村。2015年,当地有关部门利用村民长年闲置的传统民居,引进文化项目打造古岳文化艺术村,走出一条文化振兴之路。目前,这里已建有文化艺术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厅、文化艺术长廊、艺术家工作室、文创研发中心等,村貌焕然一新,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俯瞰古岳坡新貌(1月4日摄)。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是一个传统农业村。2015年,当地有关部门利用村民长年闲置的传统民居,引进文化项目打造古岳文化艺术村,走出一条文化振兴之路。目前,这里已建有文化艺术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厅、文化艺术长廊、艺术家工作室、文创研发中心等,村貌焕然一新,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这是古岳坡示范村大门(1月4日摄)。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是一个传统农业村。2015年,当地有关部门利用村民长年闲置的传统民居,引进文化项目打造古岳文化艺术村,走出一条文化振兴之路。目前,这里已建有文化艺术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厅、文化艺术长廊、艺术家工作室、文创研发中心等,村貌焕然一新,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1月4日,游客在古岳坡的民俗文化展示厅参观。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是一个传统农业村。2015年,当地有关部门利用村民长年闲置的传统民居,引进文化项目打造古岳文化艺术村,走出一条文化振兴之路。目前,这里已建有文化艺术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厅、文化艺术长廊、艺术家工作室、文创研发中心等,村貌焕然一新,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1月4日,游客在古岳坡的民俗文化展示厅参观。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是一个传统农业村。2015年,当地有关部门利用村民长年闲置的传统民居,引进文化项目打造古岳文化艺术村,走出一条文化振兴之路。目前,这里已建有文化艺术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厅、文化艺术长廊、艺术家工作室、文创研发中心等,村貌焕然一新,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1月4日,游客在古岳坡的民俗文化展示厅参观。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是一个传统农业村。2015年,当地有关部门利用村民长年闲置的传统民居,引进文化项目打造古岳文化艺术村,走出一条文化振兴之路。目前,这里已建有文化艺术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厅、文化艺术长廊、艺术家工作室、文创研发中心等,村貌焕然一新,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1月4日,游客在古岳坡的民俗文化展示厅参观。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是一个传统农业村。2015年,当地有关部门利用村民长年闲置的传统民居,引进文化项目打造古岳文化艺术村,走出一条文化振兴之路。目前,这里已建有文化艺术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厅、文化艺术长廊、艺术家工作室、文创研发中心等,村貌焕然一新,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1月4日,广西文化厅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梁汉昌在古岳坡拍摄,记录壮族纺织技艺。他在古岳坡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是一个传统农业村。2015年,当地有关部门利用村民长年闲置的传统民居,引进文化项目打造古岳文化艺术村,走出一条文化振兴之路。目前,这里已建有文化艺术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厅、文化艺术长廊、艺术家工作室、文创研发中心等,村貌焕然一新,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1月4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隆林“哥(侬)呵曲调壮族山歌”代表性传承人梁桂花(左)和一名壮族女子在古岳坡的一处民居阳台上切磋山歌。她在古岳坡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是一个传统农业村。2015年,当地有关部门利用村民长年闲置的传统民居,引进文化项目打造古岳文化艺术村,走出一条文化振兴之路。目前,这里已建有文化艺术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厅、文化艺术长廊、艺术家工作室、文创研发中心等,村貌焕然一新,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