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河南省今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回顾

2017-10-10 09:58 来源: 河南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搬走的是贫困 迁来的是幸福
——我省今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回顾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也捷报频传。截至9月底,我省今年计划建设的416个安置点已全部开工,开工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省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进入扫尾阶段,集中安置点建设基本完成,已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户8.4万人,占计划总数的8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3个百分点。

这一成绩是我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的结果。如今,全省上下正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哪些人要搬迁

在伏牛山、太行山、大别山“三山”地区,我省有25.97万贫困人口生活在大山深处。这里的村民,走的路是羊肠小道,吃的水是河水或雨水,住的是石头房或土坯房,种庄稼是“望天收”。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时刻牵挂着“三山”地区贫困群众。省委书记谢伏瞻深入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嘘寒问暖。他强调,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地方的贫困群众,很难就地脱贫,实现脱贫最有效最彻底最经济的办法就是易地搬迁。省长陈润儿多次调研易地扶贫搬迁,指出需要搬迁的地区主要指深山荒芜区、地质灾害区、河滩受淹区和生态保护区四类地区,要求对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予以规范。

我省先后出台了《河南省全面精准识别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办法》等“三个办法、一个制度”,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精准识别、后续发展、成效考核等各个环节做到规范运作、有效推进。

我省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识别工作,做到识别精准,确保不漏搬、不错搬、不搬错。

需要整村搬迁的整村搬迁,能提前搬的提前搬。我省特别作出规定:居住农户20户以下、贫困发生率50%以上的自然村,原则上实施整村搬迁。汝州市寄料镇平王庄村1300多人分散居住在12平方公里的山区,形成78个村民组,有的一户人家独自住在半山腰。如今,这个村庄已被列入整村搬迁村。

搬到哪里去

何文霞是嵩县何村乡桥头村山台寺村民组人。这个村民组共12户,居住在大山深处的一条沟中,夏季一旦雨大水深,小山村就与外界隔绝了。如今,这个村民组已经整组搬进了县城附近的安置点。何文霞说:“过去每逢下雨就害怕,如今再也不慌了。”

何文霞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我省对易地扶贫搬迁科学选择安置点的一个缩影。

对贫困群众来说,搬迁不仅仅是得到一栋新房、换了一个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拔掉穷根,告别贫困,从此走上脱贫致富路。

我省要求各地对搬迁安置点选址加强科学规划,除2017年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外,都要按照“四靠”原则集中安置,优先靠县城,其次靠园区,再次靠乡镇、靠乡村旅游点。省发改委副主任郭玮说:“将安置点选在距离市中心较近、临靠企业较多、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搬迁户就业、就医、购物和孩子上学,能真正实现让群众‘住得安心,过得放心,生活得舒心’。”

搬后怎么办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贫困户搬进新房并非搬迁的终点,能不能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否则,搬迁户就会“住着新房子,过着苦日子”,“人住新房了,心还在山沟沟里”。

在搬迁的同时,我省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培养特色种养业、手工业、乡村旅游业,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扶贫车间”让搬迁户就近就业,实现脱贫。52岁的柴金娥今年5月1日搬进了位于嵩县黄庄乡政府附近的汝南小区,住上了125平方米的新房。她在小区旁边的服装扶贫车间打工,一月能挣近2000元。她说:“搬出大山住楼房,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现在的生活真好!”

土地流转让搬迁农民尝到了甜头。卢氏县官道口镇新坪村河沟村民组28户搬迁后,村民以“老房子入股,土地流转”的形式,加入了豫西百草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将荒废的老房子修葺一新,把老村庄打造成民俗村落。村民不仅能在公司打工挣钱,每年还可享受老房子的入股分红。

特色种植引导搬迁户走上致富路。今年春天,家住内乡县的王武搬入安置点后种植香菇,他说:“今年种植袋料香菇1000多袋,一年挣两三万元没有问题。”

搬走的是贫困,迁来的是幸福。易地扶贫搬迁搬出了动力,搬出了活力,赢得了民心。(记者 李英华 李运海)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韩昊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