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30多万受培训“新农民”成为
西北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动力量

2017-08-21 18:15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西安8月21日电(记者 沈虹冰、陈晨)陕西省富平县王寮镇军寨村农民翟晨,2016年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在高中毕业数年之后到高校深造,学习农业种植技术。这个秋天,即将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始第二年全日制学习的他,对新学期充满期待。

“我家流转了300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蔬菜和葡萄等农作物。这么大的规模,再用老办法种植肯定是不行了。”24岁的翟晨说,在大学里,他可以学到土壤营养调节、病虫害防治等新的农业技术。“希望3年学业期满拿到大专文凭后,我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农民’。”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地区。和翟晨一起上大学“充电”的“老乡”还有108人,他们大多年过不惑,或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或是村干部、种植大户。如今共同的身份,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首个农民学历教育班的学生。

到“农科城”陕西杨凌学习旱作农业专业知识,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心愿。成立于1997年7月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我国唯一不依托大城市的“农字号”高新区。自成立伊始,它就被赋予了推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使命”。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郭建树说,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农业高等院校,杨凌探索出大学、产业链、科技特派员、科技培训、展会、新媒体等6种农技推广新模式,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直接送到田间地头。成立20年来,杨凌示范区在全国18个省份建立示范推广基地301个,累计面向旱区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超过38万人次。

在“农科城”进修、学习过的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成为西北农业转型、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力量。2006年进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甜瓜栽培技术的经历,彻底改变了西安市阎良区农民张小平的生活。

学成归来后,他把自家土地当作实验室,大胆试点“两蔓整枝”新技术,当年甜瓜的上市时间比往年提前半个月,创下亩均收入1万元的“奇迹”。2015年,他又摸索出一套甜瓜双根新技术,既提高甜瓜的抗病性,又改善了植株供水供肥效率,使产量提高30%至50%。

如今,张小平和28户瓜农一起成立了科农瓜菜合作社,提出“互联网+”的新经营理念,一个日光温室大棚头茬甜瓜卖到3万多元,并推动阎良地区甜瓜种植面积发展到6.5万亩。

不仅如此,旱区农业技术旺盛的需求,也带动了更多年轻农业科研人员将创业目光投向农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姜义亮等6名博士还没有毕业,就创立了西安锦华生态技术公司,专司土壤改良研究。

而今,一批掌握新技术的“新农民”带动一个地区脱贫,一个新品种带动一个产业发展,在西北旱区农村已愈发常见。记者了解到,来自杨凌的新品种、新技术在旱区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超过3亿亩,新增经济效益500多亿元。

“开创性地探索使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日益紧密,杨凌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2016年杨凌示范推广面积和效益达6589万亩、175亿元。数以千计的农业科技成果源源不断输送到广大旱区,有效带动了更多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郭建树说。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吕浩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