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煤黑子”借力改革实现“重生”
——桂西一家老国企转型升级见闻

2017-08-01 15:28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南宁8月1日电(记者 徐海涛)位于桂西百色革命老区的百矿集团东怀煤矿正在生产作业,集团的办公楼坐落于矿井入口正上方。与印象中的煤矿不同,东怀矿区清洁静谧,楼房周围绿树成荫,山湖秀美,看上去像绿色公园。

百矿集团是地处百色市城郊的一个老牌国企,前身是广西百色矿务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启江介绍说,在企业的60多年发展历程中,煤炭产业占据了重要地位。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目前已形成矿山绿色复垦循环产业链,并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绿色转型之路并不容易。在许多老百矿人的记忆里,过去山区条件艰苦,井上井下不仅又脏又累,而且企业下属煤矿多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中小型矿井,煤质不高,加之企业生产工艺陈旧,大家的心里总是压着一块“石头”。

“以前的采煤技术落后,原煤年生产能力仅20多万吨,不仅经济效益低下,还易诱发安全事故。”百矿集团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其深见证了企业的“浴火重生”。为寻找发展出路,百矿筹资上亿元进行技改,全面实施综采、综掘等技术改造。

如今的百矿下属矿井已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信息化管理,一些矿井里还设置了工人休息区、地下咖啡厅等服务区域。在东怀煤矿,技改后矿井的作业人员减幅近60%,原煤年生产能力跃升至90万吨。

技术创新既促进了煤炭生产提质增效,也给企业上下游产业带来了活力。广西百色矿山机械厂有限公司是百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在厂里工作多年的黄翠杏说,自己工作初期,机械厂还是被誉为“边陲一枝花”的大企业,效益很好。可没想到,后来厂里因技术创新不足,路子越走越窄,后来陷入“找米下锅”困境,许多员工流着眼泪离职外出。

记者近日在机械厂走访看到,现代化厂房、流水线作业……“利用矿井技改带来的机遇,企业强化了专业机械设备的研发力度,现在企业年产值已超过5亿元,产品远销欧美等国际市场。”黄翠杏说。

技术创新的同时,百矿还结合广西的煤、铝等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铝产业二次创业,打造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集群,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近年,煤炭市场走势低迷,到2015年整个行业亏损面逾90%。如果单一依靠煤炭,企业将被市场淘汰。”百矿集团有关负责人说,面对新形势,企业做起结构优化、产业延伸的加法和低效产能、生产成本的减法。

利用技改带来的煤炭生产能力,百矿兴建了一个集混煤研发和应用于一体、年吞吐量500万吨的煤炭物流配送中心。梁其深说,这个中心可根据不同客户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混配煤,这种高效供给解决了煤质差、销路难的问题,成功化解原煤产能过剩。

与此同时,百矿由“黑”入“白”,在不到两年的建设周期内,完成2×350兆瓦的自备电厂和年产30万吨电解铝水工程建设。去年,两个项目正式投产运行,百矿由此成为广西首个完成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建设的企业。

据介绍,当前,该企业正采取产学研融合的方式发展高端铝材加工,着手航空、航天等现代用铝材料的研发,其中,与上海交大合作的精铝项目今年内可投产。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吕浩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