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国际植物学“奥林匹克”上的“中国面孔”

2017-07-27 19:56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深圳7月27日电(记者 陈立新)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23日至29日在深圳举行。与以往各届相比,更多的中国植物学家登上这一植物科学界的“奥林匹克”,向世界展示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的成果。

按照惯例,每届植物学大会的全会报告以最近6年全球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植物科学成就为内容。大会主办方介绍,在以往各届的相关记载中,并无中国人进行全会报告的先例。在本届大会上,三位中国植物科学家进行了全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分子遗传学家李家洋做了以“水稻株型设计的分子基础”为主题的全会报告。李家洋告诉记者,自己和团队致力于通过优化水稻株型,即通过对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分蘖角度、穗的大小等的调整优化,达到水稻增产提质的目的。

“我们预测,为了保障粮食供应的安全,在2030年之前,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必须增加50%。”李家洋说,目前他和团队培育的水稻品种,与传统水稻品种相比,每亩增产过百斤。目前,李家洋及其团队正致力于研究无需插秧的直播水稻品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方精云的全会报告主题为“中国森林结构特征和木本植物多样性”。方精云及其研究团队经过近20年的工作,对中国70多个山地采用一致的技术方案进行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系统调查,共获得2000多个森林样方,并建立了含有11405个树种的中国土木植物分布数据库。

方精云及其团队获得了多个重要发现。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将促进中国东北地区森林的生长,并改变树木的大小分布,导致小个体树木的数量减少、大个体树木的数量增加。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朱健康是世界植物科学领域发表论文引用率最高的科学家之一,研究方向为植物抗旱、耐盐与耐低温等方面。朱健康的全会报告主题为“解码生命中表观遗传语言”。表观遗传学是指对不存在于DNA序列中的可遗传信息进行的研究。

大会有34场主旨报告,属于中国植物学家的有11场。其中,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亚洲委员会主席马克平介绍了亚洲植物多样性数字化计划,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徐讯的报告主题为“植物基因组学中的大数据:连接自然衍生的进化创新与未来精准农业”,国际植物园协会秘书长黄宏文的报告主要讲述我国植物园在植物引种驯化和迁地保育工作上的进展及意义。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韩兴国在主旨报告中,利用自己和团队在内蒙古草原进行的长期野外实验和观测得到的数据,回答了多个生态学的关键问题。2012年,韩兴国及其团队从新疆到大兴安岭,行程1.5万多公里,针对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甸等多种草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大规模调查。

“中国植物学家的研究,既有重实验室研究、看起来极其抽象的,又有重实地观测研究、很基础但很重要的,基本都以学科前沿和中国问题为研究导向。”本届植物学大会名誉主席洪德元认为,这既是中国植物学家担当国家责任、解决中国问题的情怀,也体现了中国植物学家参与世界植物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