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看好香港 看好中国——在港外商谈特区经济发展前景

2017-06-28 18:4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香港6月28日电(记者 郜婕 王小旎 颜昊)香港的外资企业数以千计,外商更是数以万计。在港外商中,不少人都有“原本只打算待两年,结果却爱上香港,长久留下来”的经历。

在这些“老香港”眼中,20年前香港回归之际选择继续留在香港经商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正如香港美国商会主席戴亚斯所说:“回头看,不少当时选择离开的人今天都感到后悔,因为香港发展得如此成功,而那些留下来的公司则获益颇丰。”

展望前路,在港外商继续看好香港和内地在“一国两制”下携手共进的发展模式,也对“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等为香港带来的机遇满怀期待。

“一国两制”下携手共进

“我们持续看到香港获得大量境外直接投资(FDI),投资额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这表明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未来看法非常积极。”戴亚斯近日出席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关于香港回归20周年的研讨会时说。

香港美国商会作为香港最大的国际商业团体,成立至今已近50年。戴亚斯说,从商会成员的反馈来看,美国企业“对香港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在香港看到大量商业机遇”。

在香港美国商会专为香港回归20周年编撰的纪念册中,戴亚斯写道,香港扮演着“中国的窗口、联结东西方的渠道、中国和世界之间的超级联系人”等独特角色,这“进一步证明‘一国两制’是一个成功的模式,使香港这一特别的中国城市和世界都市持续闪耀”。

戴亚斯认为,“一国两制”下,香港发挥自身在吸引外来投资等方面的优势,切实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而在他的前任、嘉柏环球集团主席詹康信看来,香港自身的发展机遇,也蕴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地区的发展之中。这一点得到受访的在港外商普遍认同。

老牌英资洋行太古集团主席史乐山近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一国两制”是一项“妙不可言”的政策,“有效确保香港与内地在一个框架下充分利用已有成绩继续向前发展”。在这一框架下,香港一方面保留法治、廉洁、多元等核心价值,保持活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与内地联系越来越紧密,“如果中国经济表现强劲,对香港自然很好”。

120多年前由丹麦人在香港创办的家族企业捷成洋行第三代掌门人捷成汉说,“一国两制”下,香港作为区域总部的功能得到了强化,成为企业设立运营总部的好地点,而香港回归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新的开始”,为外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帮助大量中国公司成长为国际企业。

面对困境灵活应变

詹康信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创办嘉柏集团,1978年把集团总部迁至香港,至今已在香港居住近40年。他看中香港的营商环境,更对港人不畏困难、凡事“做得到”的做事态度印象深刻。他说:“这里的人和政府非常善于适应环境变化。”

与詹康信同样堪称“老香港”的庄胜杰,1985年从美国来到香港,原打算短期工作,却从此留了下来。20年前临近香港回归时,他在香港创办了律师行。他回忆说:“那时不少人以为我疯了,但我非常确信香港会继续取得成功。”

香港过去20年来经历了不少挑战,包括亚洲金融风暴、“非典”疫情、全球金融危机等。庄胜杰说,受这些“极端境遇”的冲击,香港如同“乘坐过山车”,但却“非常有弹性”,香港善于灵活应变的特质让他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信心。

戴亚斯说,香港近年来经历转型,“从工业中心转变为世界级服务中心”,在专业服务领域涌现大量商机。“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强调企业走出去,内地企业需要借助香港的资源来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在专业服务业看到大量机遇。”

互联互通带来新机遇

在戴亚斯看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意在增进互联互通的倡议或规划对香港而言意味着“重大机遇”。他以珠三角城市为例,“珠三角过去5至10年经历了惊人的发展,而香港可以为广州、深圳等地的企业走出去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引进来。香港美国商会对未来互联互通将如何影响香港非常感兴趣。”

他说,这一区域眼下正在兴建的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基础设施正在把珠三角主要城市更紧密连接起来,创造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将非常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引擎。

谈到“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史乐山直言“太多”。他说,香港作为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优势,将随着“大湾区”的发展而强化,“‘大湾区’将使香港变成更为重要的城市”;而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香港作为发达自由港,更可发挥贸易和物流方面的优势,扮演重要角色。

兰桂坊集团主席盛智文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一带一路”现阶段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香港专业服务类企业提供大量商机。此外,香港在金融、法律、人才和软实力等方面也具优势,“一定会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

捷成汉说,他1981年初到香港和北京时“根本想不到中国会发展成现在的样子”,中国“从一个欠发达国家变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足以见证这个国家的远见卓识和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的耐心”。

香港现代货箱码头总裁、2014至2015年担任香港美国商会主席的李国维,在亚太地区从事物流业超过20年,孩子在香港长大。他说:“我希望我的孩子二三十年后看到的,仍是如今天一样充满活力、在地区扮演重要角色的香港。”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宋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