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我国将大力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工作

2017-06-23 19:33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郑州6月23日电(记者 李碧念 孙清清)记者23日从在河南新乡召开的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16年,中央、地方及企业已累计投入资金900多亿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面积86万公顷。“十三五”期间,中央和地方将继续大力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共有非油气矿山11万余个,矿山总面积约10.4万平方千米,年采出矿石总量超过136亿吨。大型矿山4800多个,生产矿山7.8万个,关闭矿山2.2万个。我国地质环境问题仍然突出,表现在采矿土地损毁严重,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突出,矿山废水产出总量大、循环利用率低,固体废物积存量大、综合利用率低。

针对目前地质环境的状况和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凌月明提出,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构建机制,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

凌月明认为,应当加快推进法制建设,出台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制度,继续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历史遗留问题治理,细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的各项政策,同时应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减少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做好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清理及遗留问题的处理工作。

据介绍,湖北黄石、河北石家庄、山东枣庄、云南昆明等城市通过建设矿山公园、土地复垦、建设工业园区等手段,完成了对矿山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了4种可供借鉴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一是与矿山公园建设等相结合,打造城市旅游品牌;二是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促进城市转型发展;三是与土地复垦相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四是与地质灾害防治相结合,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朱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