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山东打造“三区二带一网”精致农业

2017-06-09 10:31 来源: 大众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到2020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融合发展比例达80%以上
山东打造“三区二带一网”精致农业

精致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实现形式。近日,省发改委等12个部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结合全省农业发展实际,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组织化、科技化、信息化、品牌化、绿色化、园区化、景观化等“十大提升工程”,差异化打造精致农业发展板块,着力形成“三区二带一网”的精致农业发展格局。

什么是精致农业

精致农业可以概括为产业精深、产出精品、经营精准、技术精湛、服务精细、装备精良、景观精美、文化精粹的“八精”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精致农业的发展,要求优化各种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升农业经营素质和效益。首先是全程标准化、绿色化:强调整建制(市或县)推进无害化生产,逐步按照绿色、有机等要求实现全程标准化生产。

主体规模化、组织化:强调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注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多元化、多层次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按照统分结合的要求,在分散经营的基础上,注重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和集体经营。

管理工厂化、职业化:要求引入工厂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实现各环节经营与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吸引高端人才加入,培训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职业农民。

装备精良化、智能化:强调发挥科技与物质装备的作用最大化,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实行科技与物质装备系统集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产出集约化、精品化:要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产品质量要高、附加值要高、商品率要高,以满足多样化市场要求。

载体园区化、集聚化:强调实现产业要素聚集,构建各类园区、基地、农场等载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功能,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

意见指出,通过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全省精深化产业体系初步构建,精品化农业生产基本实现,农业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到2020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比例达到80%以上,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比例达到80%以上,全省农产品加工总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提高到4.5:1,整建制打造聊城、德州两个精致农业示范市。

差异化打造特色发展板块

根据意见,我省将突出特色、突出生态,全面优化区域、产业、产品“三个结构”,打造“三区两带一网”精致农业发展板块。

辐射“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打造精致农业“三区”。鲁西北平原精致农业区,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带,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食品、特色果蔬产品、健康肉食商品等,配套建设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基地,打造精致农产品供给保障基地。鲁中南平原精致农业区,主要针对长三角大中城市市场需求,优先发展商品性强的地方名特优产品、大力发展适应南方市场的粮食加工产品。鲁中低山精致农业区,立足旅游消费市场需求,依托泰沂山区良好生态环境,扩大优质农业生态规模,推进地方特色产品向精品、名品发展,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促进优质农产品上规模、上档次。

立足要素集聚和开放需求打造精致农业“二带”。东部沿海精致农业带,依托海洋经济基础优势,重点发展向外型农业、集种养加休一体的庄园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通过海上粮仓建设,打造优质高端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济青沿线精致农业带,在济青公路、铁路沿线区域,发挥交通便利、产业集聚、经济发达等优势,培育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要素集约化产业,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和开放农业。

“一网”即都市精致农业网。以济南、青岛等中心城市为核心,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高科技农业等,提高农产品品质档次。

“十化工程”助力精致农业

按照“拉长优势、补齐短板”的原则,我省将统筹实施“十化”提升工程,进一步激发农业发展潜力和活力,加快打造全国精致农业示范省步伐。

标准化提升工程。按照系列化、配套化要求,逐步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接轨,全面加快农业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制订修订步伐,配套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和技术规程,建成精致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到2020年,制定农业地方标准、生产技术规范达到2600项。

规模化提升工程。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农民共享收益的有机统一。到2020年,全省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达到50%以上。

设施化提升工程。到2020年,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5982万亩,经济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6%。

组织化提升工程。到2020年,新增农业上市企业10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超过1万家。

科技化提升工程。建设以黄河三角洲农高区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战略联盟,统筹协调优势科技资源,瞄准制约我省精致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生物育种、农业物联网等领域,培育一批突破性较大的新品种,攻关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信息化提升工程。实施“互联网+”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促进物联网、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发展“智慧农业”。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支持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现覆盖全链条、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同时,实施品牌化提升工程、绿色化提升工程、园区化提升工程、景观化提升工程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任晶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