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甘肃:老艺人“传帮带” 皮影技艺薪火相传

2017-05-30 12:57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兰州5月30日电(记者 梁军 王博)纱幕后方,光影投射在王荣青涩的脸庞上,这个只有20岁的男孩,领着台下众师弟师妹唱念做打。台下一侧,师傅邓永斌双手敲击乐器“甩梆子”,眼神默默注视着王荣手上的一起一落。

这是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学校的一幕。在王荣的牵丝引线下,折子戏里的历史人物穿越古今,一个个在幕布上身轻如燕,引得台下观众拍掌叫好。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如果用心学,你会感觉皮影乐趣无穷。”王荣说,去年入校后,他凭借着一副好嗓子,在师傅的培养下成为全校少年皮影班的领唱。

“人物出场顺序不能乱,皮影的高与低,还有灯光角度一定要掌握好……”一幕戏罢,邓永斌坐回后台中央,亲自给弟子们示范起来。

50岁的邓永斌入行时的年龄要比王荣还小一些。出生于甘肃环县洪德镇河连湾村的邓永斌16岁拜师学艺,一年四季跟着戏班子走村串户,他们的演出曾是当地农村逢年过节的主要节目。

邓永斌学戏那会儿,皮影戏在农村很受欢迎。“戏台子一搭起来,七里八乡的农民都赶着来看。”邓永斌说,“那时候,皮影艺人平时种田,农闲的时候就搭起班子到处演皮影戏,收入不错呢。”

时光如白驹过隙,如今邓永斌已双鬓泛白,成了环县皮影戏的老艺人,皮影戏的受捧程度则大不同于往日。随着年轻人文化消费口味的变化,不少皮影人转行,曾经风光一时的道情皮影慢慢走向没落。

在走进皮影艺术学校前,邓永斌一直担心这门老手艺会就此失传。2012年甘肃省环县成立道情皮影艺术学校,面向全国招收皮影艺术教师、学生,邓永斌与王荣就此结下师徒缘分。

记者近期来到这所学校看到,学校开设了皮影弹唱班和皮影雕刻班,68位学生报名学习,其中有许多“00后”的学生,他们是环县道情皮影戏最年轻的传承人。

环县被誉为“中国皮影之乡”,当地道情皮影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道情皮影传唱的180余部剧目中,至今还保留着“图”、“卷”等古老文化符号。

“环县道情皮影是民间文化瑰宝,但演出市场不景气,艺人流失令人痛惜。”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城忠说,目前一个戏班子在县城演一场戏,顶多只能赚一千元,五六个人分成后每人不足百元,靠家族传承的皮影戏陷入“断代”困境。

近些年,环县开展了一系列普查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大力发挥老艺人“传帮带”作用,让道情皮影得以薪火相传。

“普查发现,全县有300多名皮影表演艺人,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48岁。”李城忠说,县政府对这些皮影艺人给予经济补贴,确定了两批县级道情皮影传承人,并规定每名传承人至少培养徒弟3人以上。

55岁的高清旺是皮影雕刻艺人,今年来到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学校,成为一名皮影雕刻教师。这些年,拜他门下学艺的共有30多人。2013年有位美国皮影爱好者拜他为师,住在他家十多天,潜心学习皮影雕刻。

通过邓永斌、高清旺等老艺人们的努力,环县整理出180多个皮影戏本,还出版了《皮影欣赏及手工制作》和《道情音乐欣赏》两本“乡土教材”,成为当地中小学的课外欣赏读物。

“父母那一代人追着看皮影,我们这一代来学皮影的也很多。”王荣说,他会坚持下去,把家乡的皮影戏唱给更多人听。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白宛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