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发展改革委:真抓实干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及转型升级典型经验介绍

2017-05-18 20:20 来源: 发展改革委微信公号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编者按:近日,江南平台入口 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对2016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17〕34号),对17个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的市、直辖市辖区予以通报表彰,并明确提出要支持这些城市先行先试,优先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进一步宣传和表扬先进,推进其它老工业城市学习受表彰市(区)在转型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我们汇编整理了17个受表彰市(区)的典型经验介绍,将陆续刊发。

真抓实干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及转型升级典型经验介绍之三
辽宁省沈阳市

沈阳市地处辽宁中部,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国家重要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和“东方鲁尔”,全市面积1.28万平方公里,人口829万人。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沈阳市积极改革攻坚,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建设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在完善体制机制、加快重大产业平台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关经验和做法如下。

一、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一)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投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标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16年,沈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围绕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互利共赢的开放环境、完备优质的要素环境、功能完善的设施环境、温馨包容的社会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等七大环境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沈阳市的营商环境能够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50 经济体水平。

(二)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等6个目录清单,并实行了动态管理,实现审批事项全覆盖、全流程、全封闭、全监督、一平台办理,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入政务服务平台。推行无偿代办、现场办公、延时服务、并联审批等创新举措。拓展商事制度改革成果,全面推行“五证合一”和“一照一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进一步保护和激发了全社会创业活力。

(三)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相继出台《贯彻落实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任务分工和责任分工》《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若干意见》等20多份政策文件,为老工业基地振兴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区划调整,解决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受限、产业布局凌乱、各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二、加快重大产业平台和载体建设

(一)大力推进老工业区改造。坚持工业转型与城市改造统筹,探索形成了系统推进集中连片老工业区整体改造的成熟经验。在铁西老工业区改造中,综合实施“扩权强区”“东搬西建”战略,按照“搬迁、并轨、改造、升级、就业”10字方针,赋予铁西区地方税收增量返还、土地出让收入返还等政策,累计返还土地出让收入300多亿元,共迁出企业320多家,腾出土地9平方公里,盘活资产500多亿元,成功破解了老工业区改造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产业怎么转、企业怎么改、包袱怎么甩”等普遍性难题,为全国老工业区改造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科学规划建设产业园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科学布局形成多个专业化产业园区,聚集一批知名企业。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铁西装备制造产业区、沈北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区和浑南创新创业产业区。铁西装备制造产业区以江南平台入口 批准建设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为核心,聚集了华晨宝马、北方重工、特变电工、沈阳机床等知名企业,已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核心基地。沈北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区以航空、车辆制造、电子商务、高端食品为重点,集聚了包括海尔、中兴、沈阳利源轨道交通等公司。浑南创新创业产业区以信息技术、数字医疗和生物医疗、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等为主,加快推进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建设,吸引了东软、新松机器人、成大生物等知名企业。三大园区形成了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产值超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三)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2016年,浑南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双创示范基地。目前浑南双创示范基地已设立8支双创基金,众创空间达到27家,孵化器9家,在孵企业2000多家,吸纳就业2万多人,区内的沈阳国际软件园已发展成为中国软件园十强。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已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9个,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1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17个。

三、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一)推动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升级。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全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发挥沈鼓集团、沈阳机床、华晨宝马、北方重工、新松公司、东软医疗、沈飞民机等骨干企业作用,推动10家企业成功获批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特变电工沈变公司建设“高端变压器产品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实现从大规模半自动生产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模式转化。沈阳机床集团实施数字化企业建设,在已突破的核心控制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搭载数控机床远程故障诊断、车间生产管理等智能化功能,在装备、汽车、航空、轻工、医药、化工、电子等多个行业中确定机床集团的i5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智能体验工厂等64个项目。

(二)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围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IC装备、电子信息、通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对重点项目予以专项扶持。目前,东软医疗智能化制造和服务平台、沈阳远大智能产业园、奥维通信多网融合、飞驰电气新兴配电核心产品研发制造基地等一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全市共有266个重点新产品研制等创新项目、128个新兴产业项目正式列入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分别占全省项目总数的36.2%和51.8%。成功推进德国巴克杜尔、瓦卢瑞克、西门子、德国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球工业联盟合作等60余个创新合作项目。

(三)以对口合作为契机深入推进产业合作。结合沈阳市与北京市、辽宁省与江苏省对口合作,推进产用结合、产需对接和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积极推动建设对口合作示范园区。研究探索采取“飞地模式”在沈阳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同时,积极承接京、苏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于士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