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贵州:搬迁户不再是“外来者” 新家园找到故土情

2017-03-28 09:4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贵阳3月28日电(记者 向定杰)42岁的游建珍,是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人。去年10月,她从岩屋口村包家坨组,搬进了镇上的安置区新房。

几年前,她的四个小孩每天天没亮就将炒饭装进书包,再花一小时翻一座大山,过七个寨子去上学。而现在,小孩上学不出一公里路,她也在移民新区沙发厂里找到了工作,每月有3000多元入。

像她一样,去年岩屋口村搬了17户72人。包村干部、田坪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吴先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表,上面记载了每一家搬迁户的最新动态。

在他的手机里,装满了走访时拍的照片。“你看,这就是游建珍,她在家里买了台缝纫机,加班做活,都是订单式生产,不愁销路。”吴先锋说。

从事基层工作20多年,吴先锋对岩屋口村这个一类贫困村的情况了如指掌。“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过去连毛路都没有,走山路要一个多小时。到目前贫困户还有101户297人。”吴先锋说。

其实,从2004年开始,岩屋口村就有部分村民因生产生活条件差选择了搬迁。当时在政府的动员和帮助下,24户贫困户搬到了镇商业街附近。

然而,十余年来,搬迁户一直未能与原住民融合,不少原住民对迁入户甚至在摆摊经营等方面设置障碍。而迁入户思想深处,还是把自己当作“岩屋口的人”,彼此成了“两张皮”。

最终,近半迁入户回迁,变成了“眉开眼笑出山,灰头土脸回山”。而勉强留下来的,也与原住民貌合神离、格格不入,时常发生矛盾纠纷。

“主要还是当时配套不完善,就业也不能解决,再加上在群众内心,土地就是根。”镇人大副主席杨宏明说,农村生活条件是差点,但吃菜可以自己种,想吃肉可以喂猪,到城里哪样都要花钱,所以有些“开始报名了,后来都退了”。

玉屏县深入剖析这一类似案例后认识到,除了满足“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物质条件外,还应该在精神层面、人文环境上做足文章。

立足搬迁对象长远生计和深度融合,玉屏采取建立联合党支部、办好农耕微田园、组织系列文化活动等措施,让搬迁户在新家园找到故土情,体会乡愁味,增强获得感。

“在移民新区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而且每一栋安置楼都设立了楼长和层长,与原来的村成立联合党支部,参与管理,协调矛盾。”杨宏明说,这样能尽快缩短磨合期,帮助搬迁户早日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同时,每一家搬迁户还可分得一亩的精品水果基地以及两分地的菜园子。各安置区也不定期举行集中开伙仪式,邀请原住民和迁入户聚餐,共结友情。并运用亲情、家族等要素,推动双方从生活习惯、文明素养等各个方面加快融合。

如今,田坪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高峰时期,各个工地加起来有上千人在做事。游建珍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华灯初上时分,村民们就能到广场或院坝跳舞聊天、唱山歌,过上滋润而快活的日子。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林巧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