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绿色农产品打出“金招牌”

2017-02-26 07:22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山东泰安农业咬定“绿色生态化”,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型
绿色农产品打出“金招牌”

“泰安三大美,白菜、豆腐、水。”当游客来到泰山,喝到一碗鲜美的白菜豆腐汤的时候,就已经在品尝“泰山三美”了。

水好,农产品就好;不仅“种得好”,更要“卖得好”。泰山脚下各区县,都不缺名优产品。日前,记者来到这里,看这里是如何调整农产品结构,追求绿色生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

市场倒逼,调优调高;市场认可啥,农户就种啥

“两菜一粮”模式,让肥城桃园镇种植大户王宗福尝到了甜头。

眼下正是土豆种植季节,刚刚覆完膜后的土地,白亮亮的。“开春种土豆,夏天种玉米,秋天种白菜,这就是两菜一粮。”王宗福说,“十多年前,咱光知道种小麦、玉米,后来种起两菜一粮,效益高多了。”王宗福算了笔账:一亩地,土豆纯收入近3000元,玉米1000元,白菜、西兰花能赚2000元,一年下来就有6000元的收入。

“桃园镇、王庄镇地多,一直有种植大白菜的传统。白菜收益低,以前经常菜贱伤农。有一年赶上大雪,白菜都被拍在地里,卖不出去,喂猪都没人要。”肥城市有机蔬菜办支书尹逊民介绍,现在很多农户把白菜改为西兰花和萝卜,玉米改为谷子或者绿豆,收益提高了一大块儿。

什么效益高,就种什么。同样是“两菜一粮”,名称没变,内容却变了。

“我的200多亩地,秋天主要种西兰花和萝卜。可不是一般的萝卜,是水果萝卜,这个市场好、价格高、有赚头。”王宗福说。

“与粮食相比,蔬菜市场化程度高,在市场主导这一点上,表现最明显。”泰安市农业局蔬菜办主任曹德航分析,以前农民盲目跟风,蔬菜经常卖不出去。现在农民也学会研究市场了,哪个好卖种哪个,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了。

“改变种植习惯是件难事,但不改变,无法适应市场。”泰安市农业局总工程师毕成说,不管是主动跟着市场走,还是被市场倒逼着走,农民越学越精,主动由低效、低附加值产品向高效、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产品不断优化,给农民带来滚滚财源。毕成说,目前泰安市形成了有机蔬菜、泰山茶、食用菌等高效特色农业。截至去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3.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市里的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1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7个。

政府引导,向绿向好;减肥增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肥城种桃10万亩,是“中国佛桃之乡”。4年前,学林果专业出身的刘士勇,调任肥城市肥桃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但他知道这个活儿不好干。

“过去一些桃农只顾眼前利益,滥用化肥,增加密度,产量增加了,但品质下降了,口感不好了,再加上品种单一,影响了价格和口碑。”刘士勇说,肥城大力实施“培优工程”,让肥城桃提质增效。

这几年他没少犯难,领导经常问他催他,批他“训”他。“在外面吃个饭,谁提桃子我就爱急眼,心里急啊。”刘士勇快人快语。

刘士勇很较真儿。他说自己泡在桃园里,天天像个要抱窝的老母鸡,“咕咕咕咕”地絮叨给农户听。市里请来山东农业大学高东升教授,科技入户,增施基肥、桃园生草、起垄覆盖、改造修剪、绿色控害五项实用技术逐渐应用。

记者来到新城街道办西尚里村的桃园,这里枝头已经开始吐出嫩嫩的芽尖。“你看,这是李伟新栽的桃树,一亩只有23棵;上的是有机肥,从附近的牛场拉来的粪。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已经在17家桃园推广。连续两年,肥城市每年买1000吨有机肥免费送给桃农,见效很快。”刘士勇说。

“以前好桃掉在地里,脚踩上去‘呱唧呱唧’响,像狗舔面汤的声音,那是糖分高啊。”刘士勇说,新技术不断提升肥城桃的品质,现在他这个“小官”越干越有劲,是“领导厚爱、群众依赖、老乡期待”。

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引导推动绿色转型的,不止一颗肥桃。

尹逊民介绍,肥城市加强监管,向绿色、生态、优质要效益。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监管追溯中心,严格检测,严把关口,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保证农产品品质。市里还出台政策,每认定一个150亩规模以上的有机蔬菜品牌,政府补贴企业一半认证费用。目前肥城市有机蔬菜面积已达5.2万亩。

“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要靠企业调节;提高农产品质量,也要靠企业带动。政府不好直接干预农户种什么,但是可以通过企业去引导、去影响,带动农户提高产品质量,保障舌尖上安全。”泰安市农业局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雷波说,泰安市鼓励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向龙头企业转型,促其更规范、更具活力、更有辐射带动力。抓企业、抓园区、抓基地,有效培育了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自觉选择,求新求特;培育新业态,全产业链增值

泰山往南20公里,是岱岳区良庄镇。与周边乡镇不同,全镇耕地面积9万亩,蔬菜占了7万亩。而地处山阳村的青青农场,又与众不同。

虽是正月,农场的大棚温室里生机盎然。草莓鲜嫩诱人,菠菜翠绿欲滴,西红柿像小红灯笼挂满枝头。“这里不仅是游客采摘的农场,也是儿童的乐园、教育基地。”农场主张彦来说。

这是张彦来“一不小心”搞出来的一个农场。4年前,他和12个朋友众筹60万元,包下6亩地种菜,为的是自己吃上放心菜。眼看菜种得多、吃不了,区农业局同志上门了,鼓励他扩大规模,于是有了眼前这个380亩的农场。

“农场追求绿色标准,用的是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技术。杀虫灯、黏虫板都是生物技术,这个正在建设的温室,是雾培技术。”张彦来边走边介绍。

采用“龙头企业+电商平台+特色农场+种植大户”的运营模式,张彦来的蔬菜基地已经发展到1200余亩。56岁的山阳村村民刘西振老两口,流转土地承包大棚,入股农场并在基地劳动,四六分成,一年毛收入16万元。

三产融合,让农场如鱼得水。通过电商平台,线上线下互动,基地的优质产品销售到四面八方。每逢节假日,城区很多学生纷纷涌到这里,亲近大自然,体验采摘、动手做饭的快乐。张彦来说:“高峰期每天能达到500人,饭都快供应不上了。”

在良庄镇,到处可见密密的树林包围着一排排温室大棚,当地人戏称“林海雪原”。镇长田立峰说,其中8000多亩是供游客采摘的瓜菜基地。采摘瓜菜对质量要求高,一点不能马虎。当然,采摘的价格也高、效益更好。

你无我有,你有我特。优质优价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当你走进一些大棚,提出来要购买一些,可能会遭婉拒:“这棚菜早已经订出去了。”这就是“包棚”——品质好的蔬菜大棚,自打种上,就被收购商盯上,签订合同,收获时全部包圆。

这样的市场形势下,农民种植高品质的蔬菜,成了自觉选择,而不再用逼着去怎样做。“违禁农药实施源头把控,进不来,农民也买不到。关键是,他也没必要,更犯不着。”田立峰说。(记者 刘成友)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朱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