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新闻办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消费等情况举行发布会

2017-02-21 13:15 来源: 中国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江南平台入口 新闻办公室于2017年2月21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江南平台入口 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介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消费,“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对外开放情况,并答记者问。

[主持人 袭艳春]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江南平台入口 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周我们还会邀请好几位部长到我们发布厅,来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消费、“一带一路”引领对外开放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高虎城先生作介绍。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 中国网 宗超 摄

[商务部部长 高虎城]各位新闻界的媒体朋友们,很高兴再次来到国新办,同大家交流中国商务发展的最新情况。我想先简要介绍一下2016年商务运行的基本情况。

2016年,在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领导下,商务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商务事业稳中向好,为国民经济作出积极贡献,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是流通促消费快速发展,降成本成效明显。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0.4%。初步测算,商贸流通业实现增加值9.6万亿元,增长6.8%。现代物流技术和流通方式加快普及,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全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4.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5.2万亿元,增长26.2%。

二是对外贸易实现回稳向好目标。回稳表现为进出口逐季降幅收窄。全年进出口24.3万亿元(折3.69万亿美元),下降0.9%,降幅收窄6.1个百分点。向好表现为结构优化。资本品出口增长较快,民营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占比上升,外贸内生动力增强,质量效益提高。

三是双向投资进入新阶段。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全年实际使用外资8132亿元(折1260亿美元),增长4.1%。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下降13%的背景下,充分证明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13万亿元(折1701亿美元),增长53.7%。

2016年,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推进商务工作。努力为企业发展减负。深入推进“放管服”,降低制度成本;提升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贸易成本。补齐发展短板。支持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建设;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发展农村电商实现精准扶贫。增加有效供给。瞄准国内外市场新需求,开展居民养老服务试点,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促进供需衔接。

二是以“一带一路”引领对外开放。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开展战略对接,推进政策沟通;推动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电力、通讯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区域互联、道路联通;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进贸易畅通。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确定适用于全国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进境外项目建设运营一体化,带动国内装备、技术、标准、管理和服务“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批准促进全球贸易和跨国投资的中国方案;加快自贸区建设,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正式生效。

三是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选择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总结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新一批改革创新成果;广东、天津、福建等第二批自贸试验区试点任务实施率超过90%;报请中央批准新设7个第三批自贸试验区。1+3+7的自贸试验区试点新格局初步形成。深化内贸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完成90%以上改革任务,梳理出 13 个方面50项可复制推广经验,探索以商务信用为基础的现代流通治理模式。外资管理体制实现重大变革。对不涉及国家规定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项,由逐案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管理。

2017年,我们将按照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决策部署,推动消费加快升级,促进外贸继续回稳向好,稳定利用外资,引导对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接下来,我愿意与大家交流,接受大家的提问。


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袭艳春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宗超 摄

[袭艳春]谢谢高虎城先生非常简短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考虑到今天外国记者很多,所以我们在翻译形式上也做了特殊安排,除了安排全程的同声传译,我们在问题以后采用交传的形式,帮助大家更好地听清楚问题。下面进入提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请问高部长,您刚才提到,去年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动力最强,贡献最大,请您介绍有关情况,2017年的消费还会不会这么火爆?

[高虎城]大家知道,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当中的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这个局面到2014年发生了变化,2014年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当中的第一驱动力,这个状况已经延续了三年。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这一变化充分说明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重要转变,也就是说,朝着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方向在转变。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比上年提升了4.9个百分点,消费动力还在不断增强。

当前,我国消费品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重要转变:一是消费需求由满足日常需求向追求品质转变。高品质、多功能、智能型的产品日益受到追捧,比如2016年家庭轿车更新换代明显加快,汽车销售量超过2800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属于家庭型的SUV型汽车,这种汽车各类品牌累计增长了44.6%。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增长了53%,纯电动汽车销售量增长65%。更令人注意的,二手车的交易量突破了1600万笔,同比增长将近20%。

二是消费方式由单纯的线下向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的转变。随着电子商务发展,传统商贸企业积极开展了网络营销,新兴电子商务企业也在不断向线下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对消费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2016年网络商业零售额增长2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2.6%。现在我们周围,无论在机关、企业,包括媒体朋友们当中,都在用手机支付日常的一些费用,用手机订餐,用手机网上约车等等,很难想象,没有“互联网+”,中国的流通业会是什么样的发展。

三是消费品类从商品为主向商品和服务并重转变。近年来,餐饮、家政、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快速发展,如果以一场赛跑来比喻的话,服务消费出发虽晚,但速度已经明显快于商品消费,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以北京市为例,2016年,服务消费已占消费总额的45%左右,增速高于商品消费3.5个百分点。

四是消费行为从千人一面向个性、多元转变。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个性化、多品种、定制式的商品和消费越来越多。一段时间,我们的消费者反映,对线下出现的一些大型商业场所纷纷走到网上,有些商业物产出现闲置表示担忧。现在更多看到线上线下融合出现新的发展业态,包括一些体验式的消费,这都是非常体现个性化的总的趋势。

五是消费理念从讲排场、重攀比向绿色节约转变。现在大家看到,高档、天价的宴席越来越少,大众菜、家常菜越来越多,豪华包装曾经一度是我们商贸流通当中的顽疾,在我们风气整顿之下,现在平装、简装、大众化、节约型、绿色型等产品和包装迅速发展。一次性购物袋用得都很少,现在在超市当中自带购物袋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我国消费市场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为我们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内贸流通体制创新、进一步扩大消费,提供了新的机遇。

今年的春节黄金周消费市场确实是比较火爆,主要是商家促销活动新颖丰富,商品消费提质升级。而且今年有个很大的特点是价格比较稳定,各地都组织了品质好、差异化的商品供应城镇和乡村地区,出现了各种春节集市、春节供应的丰富火爆的场面。根据商务部的统计,全国零售和餐饮业在春节黄金周期间实现销售额8400亿元,同比增长11.4%。

从供给侧来看,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与旺盛的市场需求还不能完全匹配,商品种类、服务门类还不够丰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发展,我认为“十三五”期间,消费仍将保持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还将进一步体现出来。今年预计全国消费还会呈快速增长的势头,我们将从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流通改革、调整供给结构、优化消费环境等四个方面入手,着力补齐流通效率低、成本高、环境差、供需结构错配等短板,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谢谢。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宗超 摄

[凤凰卫视记者]我们有个关于FDI的问题,您刚才介绍到2016年全年吸引外资的情况,但我们关注到,今年1月份FDI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请问高部长,您是否认为这印证了中国外资撤离潮这样的说法,今年还会采取哪些举措来吸引外资?

[高虎城]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关外资撤离潮的一些说法多次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题目。从我刚才介绍的当中的一段情况,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任何国家的外资,都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有进有出。我看到近些年来有些产品确实是转出去了,但是同时也有许多高端产业聚集到中国市场。我想,这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一个结果。

刚才我提到,在去年全球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折合将近1260亿美元,为8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4.1%。其中可以看到,医药制造业吸收外资增长55.8%,医疗设备领域增长了95%,高技术服务业增长了86.1%。至于刚才这位记者提到今年1月份吸收外资的下降,我觉得利用外资这个事情,历来我们都用一个季度或者更长的走势来看,很难用年初这一个月的情况来说明一年的走势,更何况中国的一季度比较特别,春节要么是在1月份要么是在2月份,这是中国非常独特的一个现象,不足以说明中国吸引外资的大势。

同时我想强调的是,吸收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建设法治化市场营商环境,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更好地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017年,我们将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

一是继续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制定差异化地区和产业政策,鼓励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二是着力推进投资便利化。在去年将外资企业的设立及变更由审批改为备案的基础上,加快在全国复制推广证照分离、多规合一、高端人才引进等自贸区试验的经验和做法。

三是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深化外资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落实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确保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经济日报记者]您刚才提到,去年我国外贸呈现回稳向好的态势,请问具体表现在哪儿?另外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美国进出口贸易额比中国多了200多亿美元,您怎么看待这个数据?此外,您对2017年我国外贸形势是如何判断的?

[高虎城]刚才在我的开场白当中,已经谈到了去年中国外贸实现了回稳向好,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全年进出口降幅小于2015年。2016年全国进出口24.3万亿元(折合将近3.7万亿美元),下降0.9%,降幅比2015年收窄了6.1个百分点。大家可能回忆起来,2015年我们是负增长7%。二是季度进出口由降转升,四个季度进出口分别为下降8.1%、下降1.1%、增长0.8%和增长3.8%,走势大家可以看到是逐渐向好的。三是国际市场份额企稳回升。上半年国际市场份额为12.8%,前三季度已经回升到13.1%。由于世贸组织还没有发布全球的数据,我们预计中国进出口额将占世界贸易总额份额有望进一步上升。四是出口、进口数量全部实现正增长,全年出口数量增长0.1%,进口数量增长3.1%。贸易额下降主要是一些商品价格长期的低迷造成的。

向好也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商品结构在不断优化,出口商品从以消费品为主转向消费品和投资品并重。这一点希望我们新闻界的媒体朋友们继续关注。很长一个时期,中国出口商品绝大部分是消费品,现在正在走向消费品和投资品并重的时期。全年高附加值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长超过5%,高技术含量的航天航空、光电通讯设备增长超过10%。二是贸易主体在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达到46%,提高了0.8个百分点,成为第一大贸易主体。三是贸易方式在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53.8%,提高了0.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达到44.6%,提高了0.6个百分点。四是新业态成为新动力。试点区域跨境电商进出口1637亿元,增长1倍以上。市场采购贸易出口2039亿元,增长16%。四家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服务中小企业超过4万家。目前,我国外贸正在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动能,这四个方面可以佐证和说明。

我们也注意到,这位记者朋友谈到,按照美元计算,2016年中国进出口比美国少204亿美元,这主要是由汇率波动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造成的。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一年的贸易额将近4万亿美元,2016年的出口仍然占据全球第一位的地位,比我们一些伙伴高出了五到六千亿美元。我们的顺差超过5000亿美元。因为短期市场的因素出现几百亿美元的波动是比较正常的。发展进出口贸易根本目标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要看到,中国依靠低成本发展外贸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不会以国内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盲目地扩大出口,与规模和速度相比,我们将更加关注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说到2017年中国的外贸形势,我想用一句宋词来概括:“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2017年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还比较多。但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始终要有“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定力、信心和勇气,集中精力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深入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和增长新动能,千方百计稳增长,坚定不移调结构,继续推进外贸回稳向好,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谢谢。

[彭博新闻社]我有两个问题。第一,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先生经常在他的Twitter账号上发布一些言论,他曾经提过,要向中国等国家征收贸易相关的一些额外的税收,我不知道如果特朗普总统真的将他Twitter上的言论转化成为事实的措施,中方是否做好了准备,对这种可能增长的贸易的关税负担做出回应?第二,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方面进展如何?今年年内能否有望完成谈判?

[高虎城]我们注意到,在美国大选期间,总统候选人所发表的各种言论,对此我们不想做过多的评论,因为我们主要看美国新一届政府组成之后,在对华贸易关系当中所采取的态度。

我们注意到,有关各方面关于美方酝酿出台的边境调节税的讨论,中方一贯主张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应当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如果美方出台具体方案,中方将认真加以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的结果做出反应。

关于RCEP的谈判,大家知道,这是由东盟倡导,由16个国家正在商谈的一个自由贸易协定。直到目前这个协定谈判的进展是顺利的,近期将要在日本举行新一轮谈判。这一谈判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但是仍然面临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中方将在这一谈判当中继续发挥建设性的、积极性的作用,推动和支持东盟发挥主导和核心作用,尽快和有关各方加紧磋商,争取就剩余的问题达成一致,尽早结束这一谈判。谢谢。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很多网友关注去年对外投资出现较大波动,其中前11个月实现快速增长,12月份实现了较大幅度下滑,请您介绍一下去年中国对外投资的总体情况。另外,12月份的下滑是否与相关部门出台了加强对外投资监管的政策有关?

[高虎城]这个问题是大家很关心的。因为中国的确已经由一个资本净输入国变成一个资本的净输出国。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整体上实现了较快增长,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达到170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4.1%。刚才我已经介绍了这一组数字。但是打开结构看,投资更加优化,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对外投资明显增多,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从12.1%上升到18.3%,信息服务业投资比重上升了8个百分点,并购成为主要投资形式,实际交易的金额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63%。

我们要看到,中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我国相关产品、装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推动了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东道国经济增长,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2011年到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向所在国缴纳的各种税金总额达到1315亿美元。2015年末,在境外的中资企业工作的外方员工达到123万人。但是我们看到,在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企业开展非主业、非理性的大额对外投资,盲目投资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为此有关部门果断采取措施,积极进行引导,并按有关规定对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核,使企业对外投资更加审慎、更趋理性。对外投资总的来看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是企业自主选择的结果。当前,我国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进入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重的阶段,对外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我们将不断提高对外投资便利化水平,改进公共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发挥好对外投资服务国内实体经济的作用。同时,加强对外磋商合作,为企业对外投资营造良好的国际法律制度环境,合法合规地保护对外投资企业的权益。谢谢。

[路透社记者]中国全面停止进口朝鲜的煤炭,能不能评论一下这个事情?今年中国还会进一步限制和朝鲜的贸易吗?有消息说,中国今年可能会多年来第一次出口玉米,能不能评论这个事情?是一次性交易还是今年还会有更多的玉米出口?

[高虎城]执行安理会决议,是联合国各国成员应当履行的共同义务。根据中方的初步统计,中方2017年度自朝鲜进口煤炭已经接近安理会第2321号决议规定的限制金额。中方近期发布公报,是为了执行安理会第2321号决议有关规定的要求,中方这一做法是在履行国际义务,符合中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我们注意到一些媒体关注去年12月中国自朝鲜进口煤炭增加的议题,实际上这是因为这个决议的实施时间与中国法律的衔接,以及传递到企业,有一个时间差,这是落实政策的一个正常周期。中方执行安理会决议的严肃态度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将一贯地、正确地、严肃地看待自身承担的国际义务,并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全面地执行安理会的决议。

关于这位记者关心的玉米出口问题,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承诺和规定,目前玉米出口实行国营贸易和配额许可证管理。国营贸易企业共有三家,中国政府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将出口配额分配至企业,企业可自主决定出口市场和出口的时间与数量。谢谢。

[澳门日报记者]从去年开始,经济全球化好像遇到一些问题,许多影响全球化的“黑天鹅”事件不断出现,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商务部有什么打算?谢谢。

[高虎城]谢谢你这个问题,这是大家很关注的一个问题。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我们从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增长就可以看到,今天的形势是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国际产业链条,已经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今世界的经济就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大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共享收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可以说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方。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指出的那样:“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据联合国统计,自1995年以来,全球中间产品出口额占全球总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充分反映出世界经济的高度融合。在今天这个世界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自生产出所有的产品,也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也承受不起从经济全球化倒退回过去那个分割的时代的代价。

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上。正是得益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实现了近半个世纪的持续发展,也正是由于各国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效应对了各式各样的全球的和局部的、地区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大家可能回忆起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这场危机可以与上世纪二十年代甚至三十年代大萧条相提并论。但是我们并没有出现全球经济上的分裂,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是并没有成势。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在国内出现了分配赤字,有些人对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对经济全球化也产生了置疑。我们认为,面对这一挑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回到封闭和保护的老路上,更不能把自己的问题归结到别人的身上。相反,我们应该主动作为,开放合作,共同做大世界经济发展的蛋糕,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地释放出来。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推动各自国内的改革进程,公正合理地分配资源和利益,构建惠及大多数的制度保障,塑造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新的全球化发展模式,让经济全球化的成果更多、更广地惠及各国人民。

至于2017年的工作,我们想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继续推动全球化的发展。一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是推进自贸区建设,加快推动RCEP等自贸区谈判的进程。三是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多哈回合剩余议题的谈判,加快对电子商务投资便利化等新议题的讨论。四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深入参与G20、金砖国家、APEC等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合作,主动提出中国方案,做出中国的贡献,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措施,但在一些地方、沿线地区投资的风险也挺高的。请问,中国在决定支持“一带一路”项目的时候,怎么样在经济回报率和风险之间做一个平衡?我们期待“一带一路”的项目能够取得什么水平的经济回报率?国家和企业可以承担这个风险吗?

[高虎城]我很愿意回答你这个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着眼于人类和平发展的共同梦想,推动地区和全球共同合作繁荣,充满东方智慧的一个中国方案。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将于今年5月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首届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次论坛是我国首次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论坛,也是中国继G20杭州峰会之后,再次就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和中国的贡献。高峰论坛的举办,对于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推动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联动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论坛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贸易畅通是本次论坛的一个重要议题。我们已经邀请并且得到了很多国家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踊跃报名参加的回应。

2016年,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在“一带一路”共建合作当中,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0.6%。其中出口3.8万亿元,增长0.7%;进口2.4万亿元,增长0.5%。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为1260亿美元,增长36%。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5%。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亚欧大通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与东盟完成了自贸区升级谈判,与其他一些国家的自贸区谈判也已经完成或在积极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已经深度融合,我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一带一路”建设进度和早期收获的成果丰硕,建设成效惠及世界,充分展现出这一倡议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前景。积极参与和密切关注“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越来越多。

我们注意到大家所关心的投资的风险。“一带一路”倡议本身是造福人类的事业,也是中国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提供的一项国际公共产品。我们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发扬丝路精神,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共同管控风险,进一步深化投资和贸易合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具体到每一个项目当中,仍然要以企业为主,政府的作用在于,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也希望企业在投资当中能够更好地掌控风险,推动“一带一路”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您好,高部长,我们注意到自贸实验区试点数量已经增加到11个,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目前的进展和建设的情况?

[高虎城]大家知道,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主要目的是打造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制度创新的高地,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进行风险和压力测试,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自2013年启动以来,有关部门和试点省市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先行先试,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改革方面,首先在双向投资、商事制度、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大胆探索,多领域、复合型综合改革态势初步形成。比如,我们在自贸试验区首次实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全面实行备案制,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企业注册登记更加便利。开放方面,进一步放宽投资的准入限制,将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压缩了1/3以上。在一些领域,比如增值电信、新能源、汽车电池、加油站建设经营等,企业进入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在创新方面,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贸易便利化措施,通关效率平均提高了40%。初步建立起综合执法体系,解决了重复监管和多头监管的问题。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受到境外投资者的普遍欢迎。2016年4个自贸实验区新设企业将近14万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近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0%以上。自贸试验区用两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外资,自贸实验区取得的114项试点经验已经复制推广到全国。

2016年8月,中央决定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目前试点方案正在履行相关程序。下一步,我们将推动自贸试验区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将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将创新成果系统集成作为重点,既解决现实问题,更考虑长远发展,兼顾制度建设和法规的统一性和系统性。对现有的四个自贸试验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探索的力度,对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我们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聚焦国资国企改革、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重大主题,结合各自功能定位和特色特点,开展差别化的探索,构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对试点取得的经验,我们将及时总结评估,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具备条件的,将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为今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打下良好的基础。谢谢。

[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我们知道俄罗斯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请您介绍一下中俄贸易情况以及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谢谢。

[高虎城]中俄经贸关系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当中的重要经济基础。当前两国务实合作在不断增强,基础越来越牢固,可以说前景十分广阔。我们看到,在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中俄双边的经贸合作可谓亮点纷呈。一是双边贸易逆势增长。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695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2.2%。在我国前十位贸易伙伴当中率先实现了正增长。二是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中俄机电产品和农产品贸易分别增长了17%和11%,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食品最大的进口国。三是投资合作蓬勃发展。中国对俄各类投资超过25亿美元。据俄方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对俄累计投资已经达到420亿美元,成为俄第四大投资来源国。四是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迅速。2016年上半年,中俄跨境电商贸易额为12亿美元,呈现增速快、品类丰富、销售多元等方式特点,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第二大目的国。五是能源合作取得突破。中国自俄进口原油2016年为5248万吨,增长了23.7%,俄罗斯成为中国原油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2017年,中俄贸易有望继续延续增长的态势,增幅有望进一步扩大。双方还将着力推进能源、航空、航天、跨境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战略性合作,培育中小企业合作,扩大和深化地方间的经贸合作,加强多边和区域方面的经济沟通和合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将转化为更多务实合作成果,双边经贸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继续健康向前发展。

我特别想强调的是,2015年7月上合组织乌法会议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商定,面向整个欧亚大陆合作进程,将“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一年多来,各方同心协力,推动各界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我们对俄方提出的中俄共同建立欧亚伙伴关系持积极态度,并将此视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的延续。我们将会同俄方继续扎实工作,推动中俄之间的合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北京电视台记者]我们关注近期频发的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案件,尤其是今年以来美国针对中国多个产品征收高额的双反税率,想请问一下商务部的态度。另外,这些案件对于中国企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高虎城]在回答这位记者朋友的问题之前,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中美的经贸关系,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关于贸易救济和贸易摩擦等方面的关注。

中美经贸关系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当时美国的格林船长驾驶“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用美国的人参、皮革和棉花,换取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开启了中美之间的直接贸易。1979年,中美建交时,双边贸易额只有25亿美元。38年之后的2016年,中美之间的贸易额达到5196亿美元,增长了207倍。2016年双边服务贸易超过1000亿美元,中美之间双方的累计投资已经超过1700亿美元。

建交以来,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一直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来形容中美经贸关系是最恰当的。

当前,大家对中美经贸关系很关心,特别是对中美之间是不是发生贸易战有这样那样的议论和关注。但是我们回顾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历程,可以说历经风雨,始终前行。其根本原因,是我们认识到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无论美国对华政策如何变化,中美经贸关系最终还是要回到互利共赢的轨道上来。最近两国元首的通话以及各个层面的接触,都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健康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巨大利益是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

发展如此之快、规模如此之大的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包括贸易、投资、服务等等方面,不可能没有这样的矛盾和那样的冲突。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在1991年、1994年和1996年,中美经历了三次可以说是剑拔弩张的知识产权的争端,当时每次都公布了报复和反报复的贸易清单,但最后我们都能够通过磋商、沟通和协调,妥善地找到一个着陆点,解决了这些摩擦和问题。2010年前后,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多次威胁要通过立法来惩罚所谓的中国的汇率操纵行为,最后也是通过我们之间的合作,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入地看清中美经贸关系的实质,我们不隐瞒也不回避中美如此庞大的经贸合作当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但是,对中国来说,我们始终本着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理念,稳妥地推进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妥善地处理我们的分歧和矛盾。

在这里,我也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各个领域当中的深度融合。对中国来说,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重要的外资来源地之一,截至2016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到6.7万个,实际投入资金将近800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已批外资企业和实际利用外资的7.8%和4.5%。美资企业对中国的就业、税收和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样,对美国来说,中国的贸易投资也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从货物贸易看,中国是美国除北美地区外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过去十年间,美国对华出口平均增速达到年均11%,中国是美国的飞机制造业、大豆、农业等第一出口大市场,农产品、汽车和集成电路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出口的26%的波音飞机,56%的大豆,16%的汽车、15%的农产品和15%的集成电路都销往中国。

我们再看看服务贸易。仅旅游一项,2015年,中国游客赴美的数量就达到266万人次,平均每天有1.3万人往返于中美太平洋两岸,每17分钟就有一架航班起降。中国游客在美的人均消费约8000美元,为美国带来的旅游收入超过210亿美元。未来五年,中国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将为美国企业和美国市场带来巨大商机。我们也可以看看教育领域,据国际教育协会统计,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的人数已经连续7年在全部留美学生当中保持第一。2015年度,中国留美人数近33万人,这为美国教育行业和市场带来巨大的教育收入。

同时,美对华贸易为美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按照美方的统计,2015年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对华出口分别为美国创造了60万和31万个就业岗位。牛津研究院估计,2015年美自华进口商品拉动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0.8个百分点,支持了180万个就业机会。

在投资领域,中国正在对美进行绿地投资和并购的投入。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美国累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已经将近500亿美元,对美投资遍布美44个州,为美国创造近10万个就业岗位,美对华投资也为美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美中贸易贸委会2016年10月发布的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显示,90%的美资企业在中国实现了盈利。

所以,正像我们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认为的,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的正确选择。随着双边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中美双方应该始终保持磋商与沟通,通过对话与合作,妥善解决双边经贸关系中出现的摩擦与分歧。我们认为,贸易战不该成为选项,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乏力的情况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双方应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双边贸易投资的持续增长,不仅可以造福于两国人民和两国经济,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关于这位记者关注的贸易救济措施,去年中国遭受的贸易救济调查仍然为世界各国之首,来自于美国的贸易救济和调查贸易措施的案件当中,涉案金额占中美贸易的0.7%。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反倾销、反补贴还是特殊保障措施,最长时间需要两年,最短需要一年,紧急情况下至少八个月,才能完成最终的立案和审批。所以我们认为,处理贸易摩擦,首先是双方企业的合作和沟通。我们同我们贸易伙伴处理贸易争端当中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通过双方企业的合作,政府加以鼓励和支持,就能够妥善地解决。如果业界解决不了,我们也将按照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合理、合规、合法地维护中方企业的利益。谢谢。

[袭艳春]高部长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回答了11位中外记者十几个问题,应该说充分回应了大家最近的关切,所以也再次感谢虎城部长的出席。另外也给大家通知一下,明天下午三点,我们将邀请到保监会主席出席国新办的发布会,介绍相关的情况,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高虎城]谢谢大家,谢谢各位媒体朋友。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于士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