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工作提高扶贫精准度——江南平台入口 第三次大督查发现典型经验做法之四十一

2017-02-18 16:12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 侯雪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江南平台入口 第三次大督查发现,江南平台入口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把贫困识别、建档立卡作为精准扶贫一号工程、第一战役,下大力气抓实打牢,第一次建立了包括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基本数据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摸清底数 分步推进

摸清贫困底数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只有改“大水漫灌”为“滴灌”,集中力量予以扶持,才能实现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

2013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要求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从2014年起,扶贫办统筹顶层设计,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完善、三年规范运行”的总体思路,制定《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和《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指标体系》,明确了全国统一的建档立卡标准和程序。并采取规模控制,各省将贫困人口规模逐级分解到村。

“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一些地方在坚持规定动作前提下,还探索出符合实际、具有地方特色又管用的识别办法。

建档立卡工作中,扶贫办通过督查巡查发现问题接受社会监督,再通过建档立卡“回头看”挤水分,让贫困人口识别更为精准。

2015年7月,开展“回头看”以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低保人口比例从2014年的24.3%提高到32.5%,残疾人口占比从2014年的1.3%提高到4.9%。对以前没有开展贫困识别的343个县、72550个行政村开展了贫困识别,共补录473万人。

成果丰硕 全面支撑

建档立卡使以往统计抽样测算出的贫困数字,精准地落到具体家庭和人口,回答了贫困人口是谁、分布在哪里、贫困状况怎么样、致贫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为精准扶贫夯实了基础。

到2014年11月底,全国完成了2949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的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实现了全国扶贫对象的集中管理。

2016年以来,全国又补录贫困人口807万,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建档立卡工作实现了从“基本精准”到“比较精准”。

有了精准识别,才能实现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2020年全面脱贫后,建档立卡数据库将成为“脱贫攻坚历史档案库”,脱贫攻坚的每一份努力、每一份成绩都记录在案。

扶贫从瞄准区域到瞄准人头转变的背后是我国首个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支撑,该系统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建档立卡为精准施策提供了重要基础。我国扶贫成本大幅降低,减贫成效明显提高,一改连续几年减贫速度放缓的态势。

不断完善 规范运行

建档立卡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不断完善。记者从扶贫办了解到,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下一步扶贫办将建立常态化动态管理制度,从三方面为脱贫攻坚提供精准服务:

——实现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常态化。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建档立卡的主要工作转入数据清理,通过倒查、抽查等方式,把应进未进和返贫的人口纳进来,把需要后期扶持的脱贫人口标注出来,把应退未退的人口退出去,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不断提高识别和退出质量,同时为年度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和第三方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进行数据比对推进信息共享。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利用建档立卡大数据平台,加强部门间、行业间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拓展服务功能。通过建档立卡大数据统计分析,为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出台行业扶贫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依据,促进扶贫资源向扶贫对象倾斜,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措施。

——开展数据分析推动扶贫开发科学决策。扶贫办还将积极利用全国扶贫开发大数据,为贫困人口、贫困户、贫困村精准画像,并开展统计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扶贫对象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有效避免“数字脱贫”“被脱贫”现象。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朱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