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新春走笔:在上海感受“新年俗”

2017-02-01 18:36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上海2月1日电(记者 孙丽萍)丁酉鸡年新春,记者走访上海博物馆等各大文化场馆,但见观众如云、游人如织。穿梭于文化艺术展事之间,追寻文化的绵长韵味,正成为都市贺岁“新年俗”。

农历正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迎财神日”。按照上海旧历习俗,人们黎明即起“抢路头”。所谓“路头”,是江南地区信奉财神为东西南北中“五路神”,人们当以“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争先为利事,早起迎之”。

随着今年上海市中心实现零烟花燃放,“迎财神”的这个大日子在上海有些悄无声息。人们只是通过一大早开始刷屏微信朋友圈的各种财神爷像,感受传统的“迎财神”味道。

早上10点,记者来到上海博物馆。上博南门广场上,排队等候入场的观众队伍已蜿蜒达百余米。

上海博物馆正举办“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此为新年首个重磅大展,不仅展出国之瑰宝西汉“金缕玉衣”,还展出224件(组)史前至两汉时期的甲骨、青铜、楚简、《诗经》残石等文物。

在甲骨文展区,上海市民徐先生和儿子一起阅读甲骨文与现代汉字对照的“数字与干支表”。8岁男孩一边好奇地用手指着甲骨文,一边读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徐先生微笑地伫立一旁。

“在互联网世纪,知识就是财富,资讯就是生产力。财富不是跪拜出来的,而是以知识与努力获得,国人今天对‘财神’的理解已经不再那么狭隘了。”任职于高校的徐先生对记者侃侃而谈。

“我觉得,最好的过年方式就是过一个有文化味的年。古人‘一日看尽长安花’,我是一天看完上海最精彩的艺术展览。”无锡的王小姐大早踏上了开往上海的高铁,来到上博展厅。她向记者表示,还有好几档展览要“追”,从外滩美术馆到龙美术馆……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群众艺术馆。正在举办的“金鸡送吉”海上年俗风情展吸引了众多观众。

展厅中央,几件色彩明艳、做工精美的清代女子吉服夺人眼球;人们还可以通过展览了解上海乃至江南地区新年的穿衣习俗。绣荷包、虎头鞋、虎头帽、“银鸡报晓”金银饰物……一件件百姓过往年节生活的实物,营造出怀旧又温馨的年味。

“年味,都在年俗中。”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说,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新年须“长幼悉正衣冠”,和舞龙、舞狮、敲锣打鼓、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一样,是春节习俗的重要内容。上海群众艺术馆馆长萧烨璎介绍,中国的年俗文化包罗万象,群艺馆当天还将举办“《百鸟朝凤》:唢呐的前世今生”讲演活动,预约观众早已爆满。

萧烨璎表示,对于上海这座向着现代化、国际化迈进的大都市而言,市民们春节之际自觉回望传统、追溯本源,是一种美丽的“新年俗”。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周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