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浙江:重大项目加速跑 强劲动能促转型

2017-01-03 07:25 来源: 浙江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2016年,浙江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7.5%,这个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两个字——“投资”。

2016年,我省狠抓重大项目,着力补齐创新、交通等短板,为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强劲动能。2016年1月至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6522.77亿元,同比增长10.7%,超额完成年初确定10%的增长目标。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山斧,有效投资正推动浙江经济发展列车在调速换挡中平稳向前。

大手笔彰显投资力度

总投资近370亿元的杭黄高铁项目已进入关键施工期,到2017年8月底,全长265公里的杭黄高铁将完成铺轨。届时,这条最美高铁线,串起的是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山等热门景点。杭黄高铁是浙江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缩影。

现代服务业项目、高端制造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统计显示,2016年我省共安排171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预计全年完成投资4300亿元以上,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省“411”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超年度计划20%左右。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例如:宁东—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供电,将使我省每年少烧3300万吨标煤;龙浦、杭新景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后,为我省增添了新的高速出省通道。

动辄投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类似这样的“巨无霸”项目,这几年在浙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16年1月4日和7月22日,省委、省政府举行了两次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有1282个项目参加,总投资约14000亿元。截至2016年12月底,所有项目100%实现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投资3300亿元、投资完成率124%。此外,两批集中开工项目,带来新就业岗位约150万个。

两次集中开工,大手笔彰显投资力度,为全省稳增长、扩投资、调结构、惠民生、补短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两次集中开工活动的示范和带动下,2016年1月至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65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

“现代经济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小打小闹’已经无济于事,我们应当从根本上顺势而为,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化的趋势。”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表示,浙江经济要由大变强,需要“顶天立地”的大投资,谋求大好项目、高新产业,才能解决我们今天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好高”项目缺乏的问题。

补短板突出投资质量

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短板是结构性失衡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困扰着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具体表现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不够快、新兴产业占比还不高”,新旧产业“青黄不接”、产业层次低、竞争优势不突出……

补好结构性失衡短板,就要切实扩大有效投资。浙江“十三五”重点投资项目中,优化投资方向进一步明确,“补短板”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投资项目重点集中在产业转型、研究开发等领域,加快产业更新迭代。

我省扩大有效投资首先瞄准的便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这块短板。2016年以来,一批“大好高”产业项目加快落地。杭州辉瑞全球生物技术中心、中国电子温州电子信息产业园、台州无人机产业园(一期)、义乌义利动力总成、湖州百城新型汽车电池产业园等集中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共372个,总投资7076亿元。

2016年以来,浙江投资重点正从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转向新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轨道和城际铁路、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等,转向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投资。

从投资到投产到出效益,加速推进的有效投资带动浙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1月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829亿元,同比增长16.3%。汽车、医药、电气机械、石油加工和化学原料等行业拉动明显,合计拉动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7个百分点。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表示,以大项目带动的有效投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的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像汽车、医药等一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得到明显提高,这也表明了在生产端发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浙江取得明显进展。

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是要素空间流动的“血脉”,是降成本的重要环节。2016年,金台铁路工程,杭州至临安、杭州至富阳、杭州至柯桥、宁波至奉化等城际铁路工程,杭绍台高速公路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工程等集中开工的重大交通基础项目共279个,总投资4373亿元。这批项目的建设将为补上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短板,实现快捷通畅的“一小时交通圈”、推进都市圈协同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与此同时,一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项目也在大力推进。2016年,浙一医院余杭院区、省民政康复医院、浙北医学中心等集中开工的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共220个,总投资1223亿元。这批项目的建设将直接惠及民生。

优服务提升投资效率

怎样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加快重大项目的落地、建设直至投产?2016年以来,浙江推出了许多创新举措,提升投资效率。“清单制”“问责制”“销号制”……推动项目落地、建设的新方法层出不穷。

狠抓重大项目前期储备攻坚和协调推进。2016年,省发改委牵头编制了《浙江省“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安排600多个、总投资达7.8万亿元的重大项目;制定实施《2016年浙江省重大项目前期攻坚计划》。

在项目主攻方向上,各地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一批“顶天立地”的产业项目,与央企名企开展产业合作。以“虎口夺食”的勇气和智慧,以“钉钉子”的精神,盯牢每一个大项目。重大项目成立“专班”,提供一对一、保姆式的服务,力促重大项目引进和落地。

2016年,我省一批重特大产业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波音飞机完工和交付中心项目成功落户舟山群岛新区,建立三方协调工作机制,各项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坚持浙商回归、外资引进、央企合作三管齐下、三箭齐发,精准谋划、精准招商、精准对接,预计全年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3450亿元,同比增长12.5%。

重大项目具有先导示范作用。我省集中政策、资金、土地等资源,编制实施了推进全省重大项目前期攻坚计划。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部门协同、滚动推进等工作机制,采取挂图作战、月度通报、现场点评、重点督办等工作措施,共同打好省级50个左右、全省5000个左右重大项目前期攻坚计划。

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已经建成,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平台纵横贯通、全网运行,各地各部门在线办理情况纳入全省统一的电子监察系统。网上项目登记赋码功能也已全面启动,我省有近4万个项目上网运行,项目数在全国名列前茅。

没有落实,再好的决策、再好的项目也发挥不了作用。如何避免“大投资”“大项目”出现前期声势大、后续难落实?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全链条”机制,谋划招引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前期储备项目,实施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稽察监管一批重大项目。(记者 刘乐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林巧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