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广东探索跨界河流治理新方法

2016-12-16 16:42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广州12月16日电(记者 叶前、付航跨界河流是水污染的“重灾区”,排污死角多、水质易反弹。在推行河长制基础上,广东人大代表的跟踪监督让治污更有力、更持续。

多方合力下,广东部分“黑水河”又泛清波。

跨界河流污染重治理难

深圳惠州之间的淡水河和深圳东莞之间的石马河,人称“两河”;广州佛山跨界河流、跨深圳东莞的茅洲河、跨汕头揭阳的练江、跨茂名湛江的小东江,人称“四河”。“两河”“四河”是广东污染最重的跨界河流。

前些年,在小东江污染最严重的河段——茂名化州和湛江吴川交界处的三丫口监测断面,河水呈黑色,河边能闻到阵阵臭味。在茅洲河,河道两侧黑色淤泥堆积,沿岸居民称“河水基本呈芝麻糊状”。

跨界河流缘何污染严重而治污难?

广东省环保厅厅长鲁修禄认为,河流域内劳动密集型、重污染产业过于集中,非法排污屡禁不止,部分领域畜禽养殖业关闭禁养难度大,是水污染严重最直接的原因。

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跨界:一条河流进入一个城市的地方是水头,而离开一个城市的地方是水尾,水尾往往是藏污纳垢严重的地方,各管一段,上游城市的水尾到了下游城市则连着水头,治理难有整体效果。

“上游城市有经济利益难斩断,下不了决心治理;下游城市总觉得‘自己努力也没用’,干嘛去得罪人?结果是力度和进度不一,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影响了治污的效果和力度。”广东省人大代表毛桂平说。

人大监督让治污更有力

去年国家出台“水十条”,今年中央深改组会议提出在全国推广河长制,广东水环境治理也不断发力,各级财政投入100多亿元资金,还通过政策性基金和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综合整治工程全面铺开。同时,环保监督执法敢于亮剑,2015年以来,广州、佛山就立案2000多件,清理1900多家污染企业。

在广东的治水行动中,人大监督让治污更有力。

毛桂平8年前就开始提出建议,对重点污染的跨界河流加强整治。“这些年,几乎每年都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议。经济发展了,群众对环境的要求提高了,我们人大代表就是把群众的呼声反映出来。”他说。

人大代表的声音得到了回应: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将有关跨界河流治污的建议列入重点建议、重点督办。

2012年和201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两次作出决议,明确“两河”“四河”的污染整治工作目标,并要求流域各级人大常委会加强对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

广东省人大代表周广荣参加了对跨市河流治理的专题视察。他说,2008年至今,人大代表每年都开展专题调研、检查,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省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就是要以“钉钉子”的精神盯住这个“难啃的硬骨头”。

河流水质怎么样,由谁说了算?在人大代表看来,要改变过去政府部门“自说自话”的单一评价,引入专业的力量才更令人信服。

由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所、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组成的评估单位,定期发布重点污染河流的水质评估报告。

广东省人大代表徐凌说,第三方评估机构的量化打分和排序,给各市政府构成很大压力,倒逼他们落实整治工作,第三方评估也使得监督更有底气、更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

抓住“河长”牛鼻子  为绿水重现加码

2013年,广东部分重点污染河流开始实施河长制,由各地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将重污染流域治理的目标、任务纳入“河长”政绩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对考核不合格的“河长”进行约谈;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通报批评,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两年内不得提拔。

今年10月,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展了跨界河流河长制实施情况专题调研。

在位于深圳光明新区的茅洲河段,光明新区管委会主任邝兵说,当上“河长”后,每两周组织专题会议研究综合整治工程,工作人员每日在微信群汇报工作进展。

在他手机上的“新区治水提质工作群”上,记者看到,每日讨论的内容上百条,针对下属提交的问题,邝兵在线协调解决。

目前,河长制已层层设置。化州同庆镇镇长张武成说,每一级“河长”都明确了责任,落实到个人,责任明确,效果就显现了。

监测数据显示,最先纳入人大重点监督的淡水河、石马河水质保持稳定。茅洲河和练江水质明显好转,茅洲河、练江干流的主要污染物指标有所下降。

然而,广佛跨界河流、小东江部分河段水质污染加重,部分污染指数不降反升。

治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投入、管网改造等方面持续发力。华南城市研究院城市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万庆涛说,河长制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实质性的追责,“只有板子真正打到‘河长’身上,才能收到实效”,治水本就是“一把手”工程,对其问责也是理所应当。第三方监督数据应定时向社会公开,形成全社会的监督合力。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杜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