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中国政府获“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举行吹风会

2016-12-13 17:57 来源: 中国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2016年12月13日(周二)下午2:30在西院(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2号)主楼216会议室召开新闻吹风会,由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介绍我国政府获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相关情况。


人社部宣传中心副巡视员龚南相主持新闻吹风会 中国网 宗超 摄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今天我们召开中国政府获“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新闻吹风会。出席吹风会的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先生,副主任黄华波先生。今天吹风会有两个议程,一是介绍情况,二是交流互动。首先,请唐主任介绍情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 唐霁松]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主要是向大家介绍中国政府获得“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的相关情况,并愿意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一、背景情况

2016年11月14日至18日,国际社会保障协会(英文简称ISSA)第32届全球大会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召开,全球逾150个国家的1000余名社会保障管理者、专家和从业人员参加了会议。本届大会确定的主题是“转变生活,塑造社会”,其基本内涵是:追求社会保障卓越管理;通过多种措施寻找应对之策,分享各国社会保障管理经验与创新手段,共同推进世界社会保障进程;在更宽广的领域探讨社会保障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改变生活、塑造社会。

以“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提升,促进各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在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基础上,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为宗旨的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成立于1927年10月4日,在社会保障领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代表性最广泛的国际组织。其会员主要为各国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和部分国家的政府机构,目前共有来自超过157个国家的327个会员机构。总部设在日内瓦。

1994年,中国当时的劳动部作为正式会员加入该协会。

今年,11月17日,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将“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表彰中国近年来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尹蔚民部长代表中国政府接受了这个奖项。中国政府是第二个被授予“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的国家,2013年巴西政府因“博尔萨家庭计划”(一项减贫计划)获奖。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是对某一个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出的非凡承诺和杰出成就的世界性认可。获奖基于以下主要原则:一是该项目属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章程第一条规定的社保项目范畴。二是该国政府对此项目显示了强有力而持久的政治决心。三是该项目效果具有示范性且管理有效。四是该项目对该国人民产生了积极效果,如果能包括保护和预防(积极介入)两方面的因素就更为理想。五是该项目包括其他国家可借鉴的因素。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主席斯杜威先生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社会保障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充分阐述了中国的社会保障成就对世界社会保障发展的贡献和意义。他表示,对中国的表彰将进一步鼓励全世界各国政府关注并学习中国经验,以惠及本国人民。中国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获奖情况及相关评价

国际社会给予中国政府高度评价。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独立评审团对中国政府获得“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的评审意见是: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凭借强有力的政治承诺和诸多重大管理创新,在社会保障扩面工作方面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这个过程的特点不仅仅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而且还体现在连续性的采用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计划和分阶段按部就班推进的举措,使成就得以持续,并使之适应不断演变的需求和重点工作”。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指出,通过表彰中国社会保障扩面工作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将进一步鼓励全世界各国政府关注并学习中国经验,以惠及本国国民。重要的是,中国政府诸多努力的积极影响将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还将延伸至需要社会保障加以保护的他国民众。

颁奖典礼上,尹蔚民部长与世界各国分享了中国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经验。他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经验包括:一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民共建共享;二是必须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逐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三是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把国际经验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积极应对挑战,中国政府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作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努力方向,着力推进制度基本定型,体制机制更加完备,法定人群全面覆盖,基本保障稳固可靠,基金运行安全有效,管理服务高效便捷,努力到2020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秘书长康克乐伍斯基先生认为中国社保的亮点和管理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

通过强有力和持久的政治决心、不断增加的资源投入和重要的管理创新,中国在过去十年实现了前所未见的社保覆盖面扩大。根据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掌握的数据,2008年至2015年,中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开支年均增长20%,公共支出从2008年占GDP的6.57%增长到2013年占GDP的10.04%。养老覆盖面从2010年的3.59亿人扩大到2015年的8.58亿人,年均增长率为27.7%。医保覆盖面从2005年的3.18亿人扩大到2014年底的13.3亿人,占总人口的97%。这一覆盖面的扩大是通过实施以社会保险项目为主、以非缴费项目和储蓄相互协调为补充来实现的,这符合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的发展理念,是正确的路径。

中国政府获得“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传递出来的是社保全覆盖的“中国经验”满满的正能量,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社保经办管理队伍18万社保人。荣誉不是从天而降,这是长期以来各级社会保障工作者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不懈努力,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结果。同时,也是各级财政部门支持的结果。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保障领域主要改革及成就

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的奋斗目标,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民共建共享;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着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上世纪80年代,我们从改革和创建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起步,逐步建立了覆盖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了覆盖职业人群的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制度。2010年,我们颁布了社会保险法,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入法制化发展新阶段。养老保险形成了职工和居民两大制度平台,三大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从此走向全民医保时代。2014年,我们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社保体系公平性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社会保障项目日趋完备,统筹城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二是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中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从城镇扩大到乡村,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就业群体扩大到非就业群体。通过政策、管理能力和资源协调一致,推动了社保覆盖大量人口和地域,近十年来编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推动世界社保覆盖面拉高11个百分点(如果不算中国,全世界社保覆盖面只有50%,算上中国达到61%)。目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8.7亿人,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16亿人、1.78亿人、1.82亿人。全面解决国有企业老工伤问题,集中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以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为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2014年,组织实施了“全民参保计划”,以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和精确管理为目标,力争到2020年各项保险法定人群基本覆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三是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在坚持保基本、兜底线的前提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从2005年起,连续12年大幅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从2014年7月起,首次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月人均55元提高至70元,2015年超过100元。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80%和70%,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同时,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待遇水平都随经济增长有了相应提高。

四是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能力逐步增强。2015年,五项保险基金收支规模达8.5万亿元,累计结余5.9万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4倍、2.6倍和2.5倍。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不断加强,预算约束机制基本建立,基金监督制度不断完善。通过全面推进社会保险智能监控工作,提高了基金监管效率,监控效果大大增强。通过开展社会监督试点,建立了惩防并举机制,推动了社保欺诈入刑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解释深化部门合作,依托信息技术,强力推进社会保险反欺诈工作。

五是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强化电子社保应用,以社会保险标准为引领,积极推动社会保险“三化”建设,优化、简化经办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覆盖全国、联通城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初步形成,统一、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基本建立,公共服务链条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村,便捷可及、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为人人享有优质高效的社会保障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截至2015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8.84亿人,较2010年增加7.81亿人。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推动社会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立和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永远在路上。

成绩只代表过去,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社会保障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通过“全民参保计划”、“同舟计划”等专项措施,努力将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纳入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待遇水平,为参保对象提供高效便捷的社保经办服务,努力促进全体中国人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感谢新闻媒体界一直以来对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推动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主持人]为了增强大家对社保成就的认识,下面请大家看一个短片。

【播放短片】

下面是交流互动时间,唐主任和黄主任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 中国网 宗超 摄

[经济日报记者]有的参保群众反映办理社保个人事务需要跑很远的路,有的缴费也很不方便。针对这种现象,人社部门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经办服务的能力?

[唐霁松]按照今年江南平台入口 办公厅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有关部署要求,人社部也发了文件,我们提出的要求是“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服务效率”。近年来,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在规范和简化公共服务流程上和探索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上,以就近、方便、快捷、高效为目标,按照“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坚持以标准为引领,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极大方便群众办事。

首先,社会保险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标准化是规范化的基础。我们在标准化方面做了几件事:一是确立了标准体系。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标准体系》中,对社会保险相关的标准共提出91项,涵盖社保通用标准以及五大险种,现在已经成为指导全系统标准化建设的指南。二是这些标准到今年5月底,已经颁布了17项,报批8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还有9项标准正在制定阶段。三是标准宣贯工作。我们和一些地区共同建设,比如和重庆建设了“中国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基地”,还有6个保险经办机构承担了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20个经办机构承担了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

第二,积极推进“互联网+”社保的应用。一是开展电子社保示范城市建设,初步构建起包括大厅服务、网上服务、自助终端服务、电视电话服务等在内的全方位、一体化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在33个电子社保示范城市的带动下,社保经办服务领域、共同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二是推进管理服务一体化,打造经办管理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厅网社区,档案业务、财务业务、社保银行、办公经办等五个方面一体化,真正实现“一个窗口接待,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三是我拓展了网上办事的服务模式。网上查询已经普遍开展,网上办事逐步在推进,从信息的查询、政策的告知到参保登记、缴费、工资申报再到业务办理预约、办事状态查询乃至网上支付,网上经办服务都在不断深化,正在逐步迈向“网厅一体化”阶段。一些地方要求按照“所有在经办大厅能够办理的业务,均要实现在网上办理”的基本思路,正在积极推进当中。四是延伸掌上服务手段。比如深圳乐山、广州、成都等等,通过掌上社保,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便捷、及时查询社保政策和个人权益记录,开通微信平台和手机客户端APP,提供新闻发布、业务个人在线办理、社保卡的服务以及智能预约功能。但是这些工作的开展,各地还不是太平衡,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电子社保示范城市建设,引导各地拓展网上和掌上服务功能,加大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可及的社保服务。


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华波 中国网 宗超 摄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想请问,基本医保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工作进展如何?2017年底能完成吗?谢谢。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 黄华波]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对异地就医的关注。在今年两会期间,克强总理明确表示,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使老年人异地住院费用可以直接结算。之后,克强总理、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等江南平台入口 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我们认为这个工作是全民医保实行以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有利于大幅度减轻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的压力和跑腿报销的事务性负担,有利于更好增强基本医保的公平性和适用应流动性,也有利于加强医保服务的管理,提高服务能力。

为了做好这个工作,我部成立了由分管部领导担任组长,规划财务部门、医保行政、经办、信息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也成立了办公室,同时设立了经办、信息等专题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倒排时间,集中攻关,目前取得一些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12月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基本医疗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这就是人社部发2016年120号。这个文件经过反复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反复论证,应该是可行的。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主要政策、结算模式、经办规程、部级平台、省级平台责任,还有信息系统的建设等一些重大问题。第二,上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通过了初步验收。

这标志着这项工作从政策决策、系统建设正式转向政策落实和系统部省对接试运行的这一阶段。同时,加强京津冀、上海、广东等地方调度,督促今年各地必须要实现省内的跨异地就医医保结算,并且与部级系统进行对接,做好准备。

120号文件确定的目标任务是2016年底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启动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2017年开始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同时,结合本地户籍和居住证制度改革,逐步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纳入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覆盖范围。

120号文件还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一是规范便捷,坚持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便捷的结算服务,确保参保人员只需要支付按规定由个人承担的住院医疗费用,其他费用由就医地经办机构与订点医疗机构按协议约定审核后支付。二是循序渐进。坚持先省内后跨省,先住院后门诊,先异地安置、后转诊转院,先基本医保后补充保险。结合各地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优先联通异地就医集中的地区,稳步全面推进直接结算工作。三是有序就医,坚持与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相结合,与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相结合,建立合理的转诊就医机制,引导参保人员有序就医。四是统一管理,坚持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业政策、流程、结算方式基本稳定,统一将异地就医纳入就医地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总额控制、智能监控、医保医生的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监督等各项管理范围。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文件的解读、培训和部署落实工作,搭建部平台经办环境,加快开展信息系统的部省对接和联网调试,尽快开展试运行,按时高质量完成这项任务。为此,我们确定了7个大类、23个大项工作任务,分别以今年年底、明年两会、明年年底作为时间结点,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谢谢。

[唐霁松]再补充一下时间点的问题,有这么几个关键词。第一,2016年基本实现全国联网,这是一个关键词。第二,启动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的直接结算,这里面一个关键词是“启动”。另外是跨省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不是所有的退休人员。第三,2017年开始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的直接结算,不是说2016年底就能完成,是2016年底启动,2017年能够解决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人社部就中国政府获“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举行新闻吹风会 中国网 宗超 摄

[中国日报社记者]请唐主任介绍一下关于“扩面行动”的具体内容,以及未来要采取哪些措施。另外,您刚才提到“全民参保计划”,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具体内容?

[唐霁松]中国政府能够获得这个奖,跟中国政府和各基层全国社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在国际上衡量社会保障发展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覆盖人口,表明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也就是它的广度,也可以说是普及性。二是深度,就是保障的水平。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社保扩面工作。社保扩面工作进展主要体现,一是制度建设从无到有,再到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二是覆盖人数从少到多,再到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实现。

从制度建设上看,上世纪80年代,我们从改革和创建城镇职工社保制度起步,逐步建立了覆盖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刚才我也提到了2010年颁布了社保法,在体系建设上,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从覆盖人数上说。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逐步实现了“三个扩展”,就是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从城镇扩大到乡村,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就业群体扩大到非就业群体,从而在覆盖范围上打破了不同经济所有制和不同就业形式、不同劳动者身份之间的界限,提高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所以,中国已经建立起世界范围内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制度。

下一步采取措施主要是继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其中有一个计划是“全民参保计划”。这个计划主要的工作是通过与政府其他相关部门的数据库进行合作和共享。比如对人口信息和参保信息进行比对、整理,基本摸清没有参保的、已经断保的、漏保的、重复参保的情况,并借此机会加大宣传力度。扩面的重点在城镇,继续以中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现在没有参保的人群,一是小微企业的人员,二是一些灵活就业的人员,所以我们要以他们为重点。

同时,针对高风险行业,人社部提出“同舟计划”,实施工伤保险扩面专项报道行动。探索推进网络就业、创业等新型业态群体参保。现在有一些新业态,比如快递、网络的从业者,这些方面确实是社保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也在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到今年年底,我们要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启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这也是全民参保计划里的一个前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的“十三五”发展规划都已经明确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全民参保计划”已经上升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专项工程,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仅是社会保险制度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人享受社会保障目标的必然选择。“全民参保计划”的实施,必将对中国未来社保事业发展和精细化管理服务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就回答这些。

[主持人]今天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于士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