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航空科技创新保障安全高效

2016-12-09 11:18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从2005年开始,中国航空运输市场规模一直位居全球第二。2015年,中国民航运输旅客达4.3亿人次,同比增长11.3%。在高速增长的态势下,航空业安全飞行、高效准点和优质服务的三大永恒主题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民航安全隐患“零容忍”

  即使是百分之零点零几的概率,对于遭遇事故的乘客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风险,民航安全隐患必须零容忍。

  日前,一则关系民航安全的重要信息引发国内外普遍关注:中国民航从12月1日起全面实现客机全球追踪监控——每15分钟或更短时间周期内,所有中国民航客机通过现有机载设备自动向地面运行控制部门发送飞机所在经度、纬度、高度和位置信息,以确保地面实时掌握飞行中客机的准确位置。

  12月6日,在光明日报社与中国民航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民航科技创新”高端对话会上,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谈起了中国民航客机跟踪系统的全球覆盖:“相信不远的将来,在4到6分钟内掌握飞机的动态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将会对安全运行提供最大的保障和可靠的支持。依赖于民航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民航的安全监控能力逐步加强,中国民航正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推进民航科技创新工作。”

  按照中国民航局的计划,在2020年年底前,将实现对我国民用航空器在各种运行状态下的全球无缝追踪监控,到2025年年底前,将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器追踪监控体系。

  不久前,巴西某足球俱乐部包机坠毁的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空难的焦虑。有人发出虽然刺心却更接近事实的感慨——“上了飞机,你的生命基本上就交给航空公司了。”与复杂的航空系统相比,在航空安全这个永恒的主题面前,乘客个人的力量十分微薄。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民航运输飞行每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值只有0.02,比世界同期平均小时低很多。

  “这是全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也跟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支撑和保障分不开。长期以来,中国民航不断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在全行业大力推进飞行监控,加大雷达管制和实施,显著提高航空安全的保障能力,中国民航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航空运输系统。”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黄荣顺说。

  提升高密度航线的正常率

  按国际民航界的定义,每天超过150架次的航线就是高密度航线。目前我国有十几条航线排在全世界高密度航线行列,超高密度航线有两条。在空运资源受限制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航班正常率,减少航班延误,是所有乘坐飞机的旅客关注的问题。

  “首都机场去年吞吐量达到8974万人次,全球吞吐量第二,今年预计达到9300万人次,这个规模体量在全世界都是特大机场。发展到这个阶段,没有科技支撑是无法想象的。”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雪松指出。

  特大机场是“资产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混业多业态整合”的复杂系统。管理一个特大机场,跟管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难度不相上下,要求可能更高。“以前机场规模小的时候,遇到紧急情况,我们多上点人就能顶过去,现在离开科技根本不行,同时机场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刘雪松说,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十二五”科技投入1.3亿元,绝大部分用于安全方面,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安全隐患排查水平和效率。

  “通过高科技运用,目前中国民航已实现飞机全域的高精度监视,飞行计划跟实际飞行航班的间隔和误差可以按照秒来记,达到秒一级的水平航空效率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张军指出,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使很多空管的技能搬到机载,空管的一些主干单元和机载单元设备大大提升,实现协同运行,安全运行和飞行效率大大提升。

  据悉,中国民航从去年开始治理航班延误至今,已经出现了较好的效果。今年10月份,航班正常性接近80%,全年平均达到76%~78%,高于去年10个百分点。“这是各单位为保证安全,加强各项管理工作努力的结果,也是通过科技支撑水平大幅提高航运水平的结果。”中国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车进军说,通过科技引领能够提高空管运行能力,减轻负荷减少设备风险;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空运资源,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了航班正常率。

  自主创新引领民航未来

  今年10月11日,上海虹桥机场发生了两架飞机接近的危险事件,相差3秒就会相撞。机长紧急处理,只用了1秒多,化解了险情。

  在感叹机长果断有效的“英雄行为”的同时,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所长罗晓也指出了未来航空科技的新方向:“应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可以有效防止和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作为民航高新技术研究的专业机构,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研发了机场综合监视与引导控制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有效对场内移动的目标精确定位、引导控制,规划免冲突路径,提前预警,提升机场跑道安全管理水平。技术的核心是多点定位,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家科技公司掌握这项核心技术。

  北京新机场、成都新机场等项目,目前是中国甚至全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将成为全球民航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竞技场和未来市场应用的主要风向标。据刘雪松介绍,作为中央确立的重大工程,北京新机场将是绿色环保等众多高新技术集大成者的项目,中国成熟的自主科技创新技术将找到巨大的舞台。

  在张军眼中,“每一次技术创新,对民航的安全高效运行都会产生革命性的变化。”未来,像法兰克福机场那样的高自动化、综合性的大型枢纽机场是中国大型机场发展的方向。

  据黄荣顺介绍,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一直致力于航空安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EMAS(跑道端拦阻系统)能够有效拦住飞机冲出跑道,最大限度地保障飞机和旅客的安全,目前已在云南腾冲机场安装,未来将在国内高原机场推广应用;基于性能的导航(PBN)飞行程序设计得到了国际民航组织的认证,已经为国内105家机场开展了飞行程序设计的技术服务,未来还会在更多的中国民航机场得到应用,对于提升民航的安全、效率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张翼)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方圆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