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上海资源配置向守信者倾斜 信用软实力支撑国际大都市建设

2016-11-18 15:01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上海11月18日电(记者 高少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必须“信用状况良好”;守信的市民通过一款“诚信上海”APP,即能享受机票打折、银行贷款等优惠便利……在上海,信用正与企业和个人建立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各种政府公共资源配置将优先向守信者倾斜。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表示,自2003年成为国内首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城市以来,上海通过不断创新实践,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和方法,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以及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等发挥重要作用。

从顶层设计到应用落地 上海创新实践信用之路

201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发布,吹响了全国新一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号角。上海结合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改革的需要,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构建了“三、五、三、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运行框架。

所谓“三、五、三、三”,即工作导向“三统一”(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统一领导、公共信用信息向市信用平台统一归集、统一建立市信用平台查询服务窗口),工作思路“五位一体”(以制度为核心、以应用为关键、以数据为基础、以平台为抓手、以行业为支撑),以及基于“三清单”(依托数据、行为、应用清单)、覆盖“三阶段”(加强事前告知承诺、事中评估分类、事后联动奖惩)的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

近年来上海不断寻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突破。2015年,上海市把信用报告推送作为政府实事项目,为全市法人和市民在线免费提供信用查询报告。2016年,《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草案)》起草工作启动,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台。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近日在2016上海“社会信用立法”高峰论坛上肯定了上海社会信用立法的探索实践,指出它既解决了信用立法中的诸多难点,又体现了国家信用建设的最新精神,对推动国家信用立法很有帮助。

顺应改革发展创新需求 提升城市信用软实力

查阅《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16版)》,可以看到收录信息已涉及97家单位,归集信息事项多达5198项,涵盖比如未履行碳排放报告义务、对哄抬价格行为的处罚等各个方面。

“上海社会信用建设其实是水到渠成。”邵志清认为,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的资源配置和行政管理方式,相对已经比较落后,需要新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再结合中央交给上海的改革创新任务,于是就形成了上海信用建设制度和管理创新模式。

围绕百姓衣食住行,上海在城市安全管理,以及市容环境卫生、公共交通等方面,运用信用管理等柔性治理手段,治理城市建设中的顽疾。2016年春节期间,上海外环内实现烟花爆竹基本“零燃放”,经验之一就是发挥信用作用。

“在上海的软实力中,信用是非常重要的亮点。”邵志清称,信用体系正支撑着上海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经济发展以及科创中心建设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等。

“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上海接下来将重心放到提升人民群众感知度上,让诚实守信的群众能够更多享受到信用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推动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11月16日,以“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为主题的“2016上海十大信用典型案例评选”颁奖在上海举行。浦东新区洋泾街道《诚信为秤、联动奖惩创建诚信经营示范街》等项目获评“2016年上海十大守信联合激励典型案例”。此外,上海市近日还推出具有上海特色的“诚信上海”APP,评选出10位“沪上知信达人”等。

与此同时,上海还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加快建立跨区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推进长三角旅游领域信用联动奖惩。

邵志清告诉记者,未来,上海将继续推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推动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方圆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