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李克强总理欧亚之行:双边多边外交交相辉映

2016-11-08 12:46 来源: 光明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11月2日李克强总理开启了他深秋欧亚之行,直至9日。李克强总理此次分别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访问哈萨克斯坦并出席中哈总理第三次定期会晤、访问拉脱维亚并出席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访问俄罗斯并出席中俄总理第二十一次定期会晤。此次访问国家,既有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上的我周边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又有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终点国家中东欧16国中的拉脱维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加强睦邻友好和战略互信。中国外交最重要的内容是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此次访问有三个国家是中国的邻国。哈萨克斯坦是我国西北最大的邻国,俄罗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吉尔吉斯坦也是我国的邻国。这三个国家与中国的安全利益息息相关,是我国大后方西北部稳定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这三个国家又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与中国进行合作的核心国家,双方经济互补性大,合作领域广泛,前景非常广阔。我国与哈和俄建立了总理会晤机制。定期会晤机制,尤其是总理级定期会晤谈论的问题都是具体合作,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一般都是一年一次,有助于解决双边具体的合作问题,对于加强经贸关系和人文合作尤为重要,是夯实双边伙伴关系的战略基石。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的对接,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都为两国的未来合作做出规划。此次访问中,中国与吉尔吉斯坦签署涉及经贸、产能、交通、农业、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多项合作协议。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署涉及经贸、金融、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文件。中国与拉脱维亚签署了经贸、交通、文化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中国与欧亚四国在产能和投资的合能够更好地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为“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中俄今年举行总理第二十一次定期会晤,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成为中国对外合作中水平最高、架构最全、领域最广的合作机制,为推动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向前迈进发挥了重要作用,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此次会晤地点特意选在梅德韦杰夫总理的家乡圣彼得堡,总理会晤也是家乡外交,体现了中俄关系的紧密程度,不仅能够进一步密切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而且还能够增进和加深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好感和友谊,同时家乡外交非常接地气,通过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还能都带动民间外交的发展,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夯实中俄关系的社会基础。中俄关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高水平,反映了两国安全和经济战略上的相互依托。在两国面临大发展的关键时刻,双方选择了努力实现战略对接和共享发展机遇。

加强区域合作,带动欧亚大陆新发展。上合组织和中东欧“16+1合作”,这两个组织一个位于亚洲中部,一个位于欧洲的中东部,地处欧亚大陆两个最重要的位置。上合组织和中东欧“16+1合作”的平稳发展将为欧亚地区的振兴注入新的强大动力。至今,上合组织已经走过15年,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李克强总理在吉尔吉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期间,就上合组织应对当前国际形势变化,携手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地区长治久安提出六大倡议。从安全协作到融合发展,从产能合作到创新合作,从完善区域融资机制到夯实人文交流基础,李克强总理的倡议,凸显了上合组织正从传统安全合作向“安全与经济”两轮齐转的模式转变。李克强同与会成员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批准《2017-2021年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推动项目合作的措施清单》、《上海合作组织科技伙伴计划》和《关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和发展基金(专门账户)下一步工作》等涵盖贸易、投资、金融、海关、农业等领域多项合作文件和决议。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是中国同中东欧国家为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共同开创的新平台,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已成为中欧关系新的重要引擎。在2012年首次国家领导人会晤以来,“16+1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格局,中国扩大对中东欧国家农产品进口,积极参与匈塞铁路等当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交通、物流方面都有合作的空间。“16+1合作”将会促进中欧陆海联运,为欧亚大陆注入新活力。

中国积极谋求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相对接,最大限度地扩大对接的战略契合点和利益汇合点,推动双边和多边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将为地区的发展与稳定做出重要贡献。(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李勇慧)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周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