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健康中国二〇三〇”规划纲要》如何落实
让公众“获得感”摸得着

2016-11-08 07:31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十一月四日,山东滕州市区一幼儿园小朋友参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主题亲子运动会。赵启瑞摄(人民视觉)

近日,中共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30年中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从医疗卫生服务和体育健身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具体要求。宏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对此,专家学者提出诸多建议,各地也开始探索实践。

深化医疗改革

2015年,有77亿人次在中国各级医疗机构就诊,住院人次达21054万,给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医院带来很大压力,“一床难求”是很多地方的常见现象。

《纲要》的首要目标是让群众看病更方便。《纲要》对此提出,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然而,如何引导群众“走下去”仍是目前面临的难题。

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分级诊疗实践在各地已经小有成效。在陕西省宝鸡市,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吸引力成为主要做法。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组织全科医师团队每周下社区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体检宣传和摸底登记,还开通了转诊上级三甲医院的“直通车”。病人拿着社区医院开出的转诊单,去医院可直接就诊,无需挂号,医保报销比例也比直接去大医院节省30%左右。

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270个地市及以上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江南平台入口 医改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让家庭医生对病人到哪里看病做科学指导。这些举措都有望帮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很多家庭面临的实际困扰,有病不敢治、有病扛着成为很多困难家庭的无奈之举。《纲要》对此提出,要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为了让群众敢看病、看得起病,江西省赣州市通过为群众构建起新农合、新农合大病保险、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4道防线,使贫困人口个人自付费用不超过住院医疗总费用的10%。

中国政府也正在不断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今年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中央财政安排的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达160亿元。同时,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异地就医结算、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等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为群众构建起一个兜底的“安全防线”。

改善国民体质

“‘全民健身’必须聚焦大幅度增加规律性运动人口,大幅度增强和改善国民体质,大幅度降低慢性病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医疗支出,才能真正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南京体育学院教授王正伦表示,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全民健身是“先导”和“关键路径”之一。

《纲要》对此提出,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全民健身计划》由体育部门实施,而卫生、健康、医疗等则由卫生部门主导,“扯皮推诿”现象突出。王正伦表示,未来体育发展需要改变过去一家独进的方式,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

如何打破部门界限?江苏省扬州市的做法是将碎片化的公共体育设施项目进行集中规划,通过建立公园公共体育体系,为百姓提供家门口的基础设施。不仅如此,扬州还拓展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满足参保人员的健康保障需求,将保健品、运动健身和商业健康保险纳入医保个人账户适用范围。

寸土寸金的上海市则立足于用好用活社区体育场地,同时培育职业体育指导员和救助人员。在上海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同济绿园小区,几幢公寓门口都有“健身,找我们”的醒目公告牌,指导员姓名、指导项目、联系方式一目了然,“看到这牌子,就知道楼里住着家庭健身指导员。”四平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负责人介绍,“居民有健身方面需求,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会义务上门服务。”

为切实提升中国公众运动健康科学的水平,王正伦建议,应整合国内相关研究力量,成立包括生命科学、运动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跨学科“运动健康研究院”,围绕国民的运动安全、运动有效和运动自觉等主题开展研究以及人才培养。

“需要指出的是,必须将‘国民体力活动水平’纳入流行病学调查或国民健康行为追踪调查的范畴,建立中国人的‘运动健康数据库’和‘最佳运动健康模型’,以改变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循证不足、健康绩效难以考评的缺陷。”王正伦说。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韩昊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