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挑“种子”、结对子、换路子——湖北“千企帮千村”扶贫攻坚见闻

2016-10-28 08:27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武汉10月28日电(记者 李伟)“再有10来天,家里两个大棚的红菜苔就能上市了,不用愁卖。”湖北罗田县上石源河村贫困户汪海文笑着对记者说:“大自然公司收购我们贫困户种的菜,每斤比市场价高0.5元,今年肯定是赚钱啦!”

像汪海文一样,当地建档立卡的336户贫困户,都与大自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帮扶脱贫计划,贫困户种植的蔬菜、板栗、甜柿、贡米等农产品都能“加价包销”。

“我们不仅帮着建设大棚,种子种苗免费发放,种植过程中还随时进行技术服务,最后现金收购结算。”大自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德宁告诉记者,公司在罗田县选择12个重点贫困村进行对接帮扶,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企业扶贫不是施舍,也要从中受益。”在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同时,政府并没有放手不管。黄冈筹资6.5亿元设立产业精准扶贫发展基金,对参与扶贫的企业,在项目申报、资质认定、税收优惠上给予特殊支持,激励企业以自身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据徐德宁介绍,她的企业参与扶贫,实现了“双向受益”,既帮助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公司也扩展了发展空间。当地参与户户均实现增收1.49万元,公司销售额增加1660万元。“可以说,产业扶贫对于企业来说,大有可为!”

徐德宁已经尝到了企业扶贫的甜头,但她的公司能够入围参与也是经过层层筛选认定。据介绍,黄冈市从全市40多万各类市场主体中,精心挑选出上千个企业,用市场机制引导贫困户产业脱贫。

“挑好‘种子’,发挥企业帮扶主体作用,推进产业扶贫,是先富帮后富的生动实践。”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说,作为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大别山片区脱贫攻坚主战场,当地坚持有实力、有意愿两条标准,把握企业资源、群众认可、基层推荐三个环节,聚焦各类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中挑选扶贫“种子选手”汇聚到扶贫攻坚第一线。

黄冈这一企业携手贫困村、结对贫困户、寻找致富“新门路”促扶贫的做法,并非“一枝独秀”。目前,“千企帮千村”,正在湖北各地遍地“开花结果”,荆楚大地上涌现出了众多企业扶贫的优秀典型。

免费为105户贫困户送别墅、承包荒山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带动贫困户致富的丹江口市润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元君;养殖黑山羊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刘锦秀;以生物质燃料产销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实施产业扶贫的湖北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扶贫不是养懒汉,关键是调动起贫困户发挥脱贫主体作用,参与产业发展。”湖北省扶贫办副主任柳长毅说,湖北企业扶贫是把贫困村和贫困户“有什么”“缺什么”与帮扶企业“需要什么”“能给什么”充分对接,让贫困户参与进来,多种途径实现增收脱贫。

最新的统计显示,湖北全省各级工商联直接组织企业签约结对建档立卡贫困村1338个,帮扶资金4.81亿元,各地产业扶贫项目的签约资金达30亿元。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宋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