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扶贫“接地气” 脱贫有底气——山西繁峙精准扶贫调查

2016-10-20 09:25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太原10月20日电(记者马晓媛、王飞航)“山西小康不小康,要看太行和吕梁。”记者近日在位于太行山腹地的繁峙县采访了解到,当地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积极落实配套扶贫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层层分解压实干部责任。

上接“天线”下接“地线” 让好政策落地生根

繁峙县地处山西东北部,忻州市最东端,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属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全县401个行政村中有213个贫困村,不到21万农业人口中有5万贫困人口,13个乡镇个个都有贫困村。

“针对精准扶贫,县里最先做的就是政策‘适配’工作。”繁峙县扶贫办副主任宫世英说,通过研究整合上级政策、同时结合本县实际,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十余项配套政策,形成了一整套扶贫“顶层设计”。

这些政策具体包括:3大规划,即“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计划;5方面的产业扶持政策,涉及生态脱贫、特色种植、畜牧业养殖、中药材和光伏;3个扶智扶困实施方案,包括教育、卫生和技能培训;3项脱贫责任分解文件以及2个考核办法。

“中央、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如果解决不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级的好政策就会浮在空中,难以落地;如果政策不与本地实际结合,就会水土不服,难见实效,甚至害了百姓。”繁峙县委书记孔保宝说,解决好政策的“适配”问题,才能让上级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让广大贫困户实实在在享受到好政策的阳光雨露。

一棵树顶得上一亩田 产业扶贫因地制宜

繁城镇赵家庄村是有名的白水杏生产村,杏是这一带的富民“神器”。村民刘三白算得明白:一亩地一般种四五十棵杏树,一颗杏树就几乎相当于过去一亩玉米地的收入。目前,赵家庄村周边已有12个村发展白水杏种植2.3万亩,年人均收入达万元。

繁城镇党委书记王世伟说,赵家庄村一带三面环山,背风向阳,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长,尤其适宜白水杏的生长。为了扶持这一产业发展,县里对每亩白水杏给予500元补助,同时投入300万元扶持企业建设杏脯加工项目,有效解决了销售难问题。

白水杏产业是繁峙县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今年该县共安排项目资金4200万元,重点打造万亩玉米丰产方、万亩小杂粮、万亩中药材、万亩白水杏、万亩干果经济林、万头安格斯肉牛、万只恒芪肉羊等七大基地,同时大力扶持加工项目建设,真正形成产业链以带动农民增收。

“要实现脱贫,发展富民产业是基点。繁峙在产业扶贫上充分结合地区实际和群众意愿,宜粮则粮,宜果则果。”繁峙县委副书记姚力山说,比如繁城镇、砂河镇、下茹越乡有干鲜果种植传统,又靠近县城,因此重点发展干鲜果种植,集义庄乡、光裕堡乡等地更近山区,无霜期短,更宜发展小杂粮产业。

“可以说,每发展一个产业都经过了充分的调查研究,都有一定的地区基础条件,都有具体的扶持措施和实实在在的投入。”姚力山信心十足地表示,在产业的支撑带动下,繁峙县完成“十三五”期间脱贫任务没有问题。

任务分解挂图作战 干部责任不“悬空”

从去年8月担任岩头乡安头村第一书记以来,29岁的杨永嘉就很少有闲的时候。今夏,他刚帮村里2个贫困户大学生申请了补助。“现在县里有了好政策,贫困学生各类教育都由政府补助,以前上大学是一次性给5000元,现在是连续四年每年给2000元,持续帮扶保证了这些娃都能安心上学。”

针对贫困群体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现实困难,繁峙县出台专门政策进行帮扶。宫世英介绍,除教育扶贫方案外,繁峙还出台健康扶贫方案,实现了贫困户在县里看病不花钱;出台劳动力技能培训方案,整合各部门资源开展培训,帮助贫困户就业;对一些特困家庭则实行政府兜底保障。

“如何让贫困群众从好政策中切实受益,还要靠责任的层层落实。”孔保宝说,为了压实责任,县委县政府将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层面的干部,同时出台考核办法,对各级干部进行考核。此外,该县还实行“挂图作战”,规范了脱贫产业分布图、贫困情况分布图等六张图,使任务更加直观具体。

对于不断强化的责任落实,杨永嘉深有体会。“比如对第一书记的日常考勤管理十分严格,无故脱岗就要批评整改,如果年度考核排名后三位还将在全县通报。”他说。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周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