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江苏:既要去产能 也要保饭碗

2016-10-10 13:46 来源: 新华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既要去产能 也要保饭碗
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我省2.4万职工将得到妥善安置

在去产能过程中,确保不出现较大规模的“下岗潮”,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当前,我省去产能正有序推进,在此过程中如何保住职工的“饭碗”,备受社会关注。

转岗不下井,

父母睡上安稳觉

钱春霞,上海铁路局列车销售员;孙家兴,徐州华美热电公司技术员;刘培雷,徐州某培训机构管理员……一年前,他们曾经有个共同的名字:矿工。

9月20日,随着徐州旗山煤矿93118工作面停止开采,徐矿集团纳入我省煤炭去产能范围的6对矿井全部停止生产,按期完成退出产能790万吨的目标。受此影响,徐矿集团和华润天能徐州煤电公司两万多名矿工面临人生新选择。

当月27日,原旗山煤矿配电工宋绍红参加江苏淮海新能源车辆公司的面试,经过体检和培训后,他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此前两天,宋绍红和数千矿工一同参加省人社厅主办的“全省联动徐矿集团分流职工公益专场招聘会”,幸运地与用工单位达成意向。参加招聘的江苏淮海新能源车辆公司制造部部长邢银华告诉记者:“我们这次一口气选中近50名矿工,主要看重他们肯干,能吃苦。”

这样的招聘会,成为去产能背景下的新气象。全省13个设区市联动,203家单位为矿工送去18466个岗位,而且线上和线下联动,仅半天就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135人次。“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找到新工作的原大刘煤矿修理工李建充满信心。今年下岗后,他跟人打零工,不仅没挣几个钱,而且还没有保险,他一直不满意。在装车工的新岗位上,他可以拿到月薪3500元,虽比在矿上少了500元,不过单位缴纳“五险”,让他心里有了底。

目前,省人社厅已在徐矿集团专门设立驻徐矿前方就业服务工作站,抽调省市业务骨干,对接徐矿的6对矿井,持续开展后续就业服务工作。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亮说:“我们将依托各级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机构,深入徐矿集团,定时、定点、定人推送各类政策,与分流人员开展培训活动,推动政策实施落地见效。”

打出组合拳,

分流安置职工逾1.6万

为在去产能中积极稳妥安置好职工,我省打出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等“组合拳”。

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在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突出保生活、促就业、防风险“三个重点”,明确内部分流、内部退养、转岗就业和托底安置等“四条主渠道”。

针对职工分流安置中的关键环节,相继出台建立职工实名制管理制度、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预案、实施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等专项政策措施。

为鼓励企业少裁员、不裁员,各级人社部门全面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缓缴社会保险费和援企稳岗补贴等政策,并加大对企业职工培训的补贴力度。1—8月,我省已向5.31万家企业、335.05万职工发放稳岗补贴16.4亿元。

省人社厅就业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省列入国家去产能计划的钢铁、煤炭企业共需分流安置职工24751人,其中钢铁企业需要分流安置2567人,煤炭企业需分流安置22184人。至8月底,钢铁煤炭两大行业合计分流安置职工16155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5.3%,总体进展顺利,预计职工分流安置任务能在11月底前基本完成。

40岁是道坎,

中年转岗盼政策倾斜

徐矿集团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关闭”的原则,对关闭矿井职工坚持尊重个人意愿与统一分流安置相结合,让职工自由选择出路。除办理内退和解除合同外,徐矿集团全面清理各类外用工,向集团内企业分流补充人员,向新开发的煤电一体化项目、新兴产业项目输送人员,拓展煤矿生产和生活服务项目,并搭建“双创”平台,最大限度分流安置人员。他们还与徐州市总工会、人社局联系,组织关闭矿井职工转岗培训,今年上半年已组织培训15期、820人。

“过去,我每个月至少下井18次,在地下1200米工作,爸妈一直很担心。现在转岗了,不用再下井,他们能睡上安稳觉了。”原庞庄煤矿的井下监测监控技术员徐飞是80后,他告诉记者,自己5月成为徐矿集团下属的徐州信智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转行干网路、电视、电话运行维护工作。

年轻人转型相对容易,而对上了年纪的矿工来说,这道坎不好过。徐矿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黄荣平估算,徐矿面临再就业的职工有5000多人,其中40岁以上的约占一半,50岁至55岁的约占10%。这些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但普遍技能欠缺,再就业难度大。48岁的石克恩,在矿上干了11年隧道掘进工,下岗一年多,因为缺乏其他专业技能,加上年龄所限,工作并不好找。“我想趁着还有劲,多干点出大力的活儿。”老石说,自己最想要的就是稳定,跑太远也不现实,还是想在周边找活干。

黄荣平建议,对于去产能企业需要安置的职工,用工单位在招聘时最好尽可能放宽年龄限制,同时希望政策对40岁以上的人群多倾斜。(记者 王 岩 黄红芳 杭春燕)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陆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