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补齐农村环境治理短板

2016-10-02 07:49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近些年,农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乡村环境治理却明显落后,“院里洁净美,院外脏乱差”是不少乡村环境的普遍现象,不仅威胁农村人口平安健康,也影响着城里人的“菜篮子”“米袋子”的安全。

导致垃圾围村的主要原因有几方面:一是观念落后。不少基层干部对农村垃圾治理缺乏足够认识,很多农户把自家打扫得干干净净,却把垃圾倒在家门之外就不管了。二是设施缺乏。由于上级财政支持不力、乡村财政薄弱,导致基础设施落后。三是监管滞后。与城市严密的垃圾管理相比,农村垃圾管理存在明显短板。

治理农村垃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是改善农村环境的基础,也是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引擎,必须多管齐下,加快补齐农村环境治理短板。

首先,加强统一规划。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规划先行,农村垃圾治理同样离不开蓝图指引。垃圾收集处理程序、垃圾堆放选址、垃圾收集分类责任落实、资金来源等问题,都应预先进行科学规划。

其次,注重城乡统筹。把农村垃圾管理列入对县乡级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确立县(市)指导、乡镇负责、村级执行模式,逐步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管理机制。

再次,稳定增加投入。应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逐步增加农村垃圾治理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农村垃圾治理多元化运营模式,为农村垃圾处理提供经费保障。

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民群众是农村垃圾治理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是农村垃圾治理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在政策上赋予农民主体地位,在决策上尊重农民发展意愿,在制度上明确界定相关产权;另一方面,要在农村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改善农村环境。(湖北省宜城市城乡建设局 杨明生)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朱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