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气象局:科普发力 创新驱动 两翼齐飞

2016-09-25 15:01 来源: 气象局网站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科普发力 创新驱动 两翼齐飞
——气象科普创新工作发展综述

十余天前,西子湖畔,G20杭州峰会在万众瞩目中完美落幕。峰会以“创新、活力、联动、包容”为主题,为世界经济开出一系列中国药方。穿梭在峰会上的志愿者“小青荷”们,也向世界传递出一张青春、热情的中国城市名片。

在这千百名“小青荷”服务大军中,有一支活跃的气象志愿者服务队伍。他们从杭州市气象局、共青团杭州市委共同成立的气象志愿者服务队中脱颖而出,奔走在会场间,服务于“微笑亭”,负责传播气象信息、普及气象知识、解答公众疑惑,也成为这座城市里一道亮丽风景。

从一群气象爱好者到一批气象科普推动者,从一份气象灾害防御指南到一所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从一场场气象科普宣讲到一系列科普活动精品,5年来,围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公共气象服务效益的目标,聚焦气象、加强科普、构建平台、打造品牌,“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工作社会化格局基本构建,气象科普工作羽翼渐丰,正伴随着气象科技创新走上两翼齐飞、共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征途。

联动 联合 联盟

——从科学萌芽到模式开花,填补科普“洼地”,打造科普基地

2016年6月,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展“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邀请部门内外气象专家共同聚焦长江中下游汛情。图为活动现场。

“气象气象真奇妙,吸引我惊奇的目光……这不是《气象百问》里的小灵狐吗?噢,还有燕博士!”伴随着欢快的主题曲,一群小朋友蹦蹦跳跳地涌进福建气象科普动漫馆,来到森林气象站,发现打雷下雨的秘密,童话般的场景和互动的模型让他们兴奋不已。

今年3月28日,“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走进福建”暨福建气象科普动漫馆启动仪式在福建省科技馆举行,全国首家气象科普动漫馆在这里落户。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的联合推动下,“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活动也踏上八闽之地,走进校园、社区、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将活动总里程数延展至8000公里。参与、互动、交流、体验,这些只是气象科普系列活动的缩影。

如果说科技创新相当于建设科技强国的“尖兵”和“突击队”,那么,科学普及的作用就相当于夯实全民的科学基础。动员全社会力量,将气象科普覆盖“盲区”,填补“洼地”,送达“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公众理解气象科学、运用气象信息,提升规避自然风险的能力,把创新驱动战略转化为全民自觉的社会实践。这正是气象科普的关键要义。近年来,一系列品牌活动、科普模式、气象基地为气象科普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上下联动,汇成一盘棋。近年来,全国气象部门集中优势创办并打造了一批气象科普精品活动——“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已举办35届,惠及8万多名青少年;“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征集了1.7万名志愿者,进入8500余个行政村、3000余所学校,覆盖700万名公众;“绿镜头·发现中国”记者组走进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传递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智慧;“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举办17期,搭建专家媒体公众共话、气象宣传科普共融的全媒体传播平台;“应对气候变化·记录中国”走进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探寻各地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新举措。此外,结合“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各级气象部门深入开展一系列主题气象科普咨询和宣讲活动,每年有2000多个气象台站、280余个气象科普场馆或专题展区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各级气象部门接待参观者1200余万人次。

内外联合,聚成一束光。气象部门主动与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铁道部、地震局、中国科协等23家部委宣传或科普管理机构建立信息交换、资料共享的关系,在重大问题解疑释惑、气象科普基地建设、科普宣传活动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与全国政协机关联合举办气象科普知识展;与教育部联合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活动,通过在线教育网络平台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与铁道部、中国科协联合开展“气象科普进列车”活动,走过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中国科协联合举办“气象达人我来了”中学生电视气象知识竞赛;与中国科技馆联合打造气象科普专题展区和数字科技馆;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成功入选全国科普信息化建设试点名单……各级气象部门联合当地政府、科协等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赶大集,气象科普宣讲大行动以及农业气象专家联盟等丰富新颖的活动,多渠道扩大气象科普知识的覆盖面和受益人群。

打造联盟,拧成一股劲。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居民、领导干部等重点人群,开展精准科普。上海市气象局联合教委、少科站及9所学校成立气象科技教育联合体,浙江成立气象学会校园气象协会,河南、陕西等省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福建、安徽等省将气象科普宣传内容纳入中小学生的教材,全国建立1200所校园气象站、218个国家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144个省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245个地市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从一名学生走向一个家庭。在各级政府部门支持下,安徽、贵州、陕西、河南、吉林等省纷纷建立“气象科普村”,全国建立起7.8万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和19.3万块气象显示屏,发展近76.7万名气象信息员,将气象预警和科普知识送达田间地头。院士、专家应邀进入中南海为中央领导作专题讲座,各级气象部门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军队等举办100余场科普讲座和报告。

点滴之力化为科普大潮。这些年来,气象部门发挥部门优势,坚持政府推动,调动社会力量,从科普平台搭建、资源整合、活动组织、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探索,让看似高深莫测的气象科技走近公众,气象防灾减灾的意识深入人心。

识变 应变 求变

——从科普创作到科学传播,定制科普“菜单”,推送科普套餐

2016年,气象科普工作者走进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开展“爱拼才会赢”活动。图为小学生们正在积极参加气象科普活动。

图解、直播、H5呈现趣味科普,动画、VR技术“复活”科学巨匠……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移动互联网飞跃发展,前沿科技牵手大众生活,也为科普创作和知识传播带来新机遇。

对于气象科普而言,创新科普理念、整合内容资源、拓展传播方式,让科普作品活起来、科普产品动起来、科普传播流起来,用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生动形象的产品打造科普流动传播的互动新平台,也是近些年来努力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发力点。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气象局以气象科普信息化带动传统科普升级,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和手段在气象科普中的广泛深入应用。例如,搭建集采集、加工、管理和发布于一体的数字化气象宣传科普业务平台,实现气象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气象科普业务化发展;建设全国中小学气象科技活动交流平台,加强全国校园气象站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指导,对中小学气象科普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应用。同时,顺应信息社会科学传播视频化、移动化、社交化、游戏化等发展趋势,不断开发气象科普“菜单”,研发特色产品——

科普创作和气象业务相融合。围绕国家重大活动和重要天气气候事件,结合天气过程和季节特点,开发一系列既有时效性又有针对性的应急气象科普产品,如适用于新媒体传播的气象灾害防御系列科普原理示意图、长微博、动画、游戏、视频等。

内部挖掘与外部联动相结合。与发改委联合制作《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科普宣传片和画册;与民政部共办《中国减灾》栏目,成为解读政府防灾减灾政策,提供防灾避险知识的国家级平台;与中组部合作制作《气象万千》科普视频节目,在全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频道已累计播出96期。

自主研发和国外引进相结合。开发“小小气象站”人影指挥车、气象应急车、气象雷达模型等气象科普3D纸膜产品以及模拟降雨、雷电防护、试试几级风等流动气象科普设施,融知识性、操作性、趣味性于一体,有效推进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向基层延伸。

在这种不懈的努力下,全国气象部门年均制作图文类科普作品2100种、影视动漫类366种、游戏类55种、宣传品类718种,多语种(少数民族)科普产品32种,累计发放各类科普产品500万份。一大批科普精品涌现,产生品牌化效益,获得业界专家、社会媒体和公众的认可。

聚沙成塔,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中撷取气象科普内容创新的成果:

一个栏目增加一张报纸的厚度。自2013年起,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与本报合作,开设全新版块《科普看台》,深挖科普资源、关注气象热点、深度解析气象事件。经过160多期的锤炼,一大批科普精品文章在这里呈现。该版块已成为气象科普宣传的一个重要平台与窗口。

一张图解燃起一份公众的关注。2014年以来,中国气象网推出“图个明白”系列科普图解,并与新华网联合推出“聊天儿”“气象控”等栏目,第一现场解析台风、暴雨、高温等气象事件,第一时间提供城市内涝、气象为农服务等安全锦囊,其直观简明、活泼有趣、实用性强、适合传播等特点,受到各方好评,图解“驴友防灾锦囊”的微博阅读量曾高达268.6万。

一份杂志承载一份传播的重任。《气象知识》作为唯一一份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期刊,不断创新办刊理念,加强主题策划,先后推出黑龙江、河南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气象专刊以及校园气象专刊,充分挖掘地方气象科普特色,调动基层气象科普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气象部门积极把脉“互联网+科普”的新趋势,构建现代化气象传播体系,推进气象科普传播的现代化、科普时空的全域化、科普资源的社会化,一方面坚持以优质内容产品建设为本,一方面借力新兴传播方式和信息技术,实现气象科普“套餐”式推送。

在着力打造新媒体集群、大力拓展新闻客户端的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还在微博、微信、微视等平台积极与公众互动。以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为例,在新浪、腾讯、人民、新华等平台上线,粉丝超过281万,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形成官方微博集群,权威解读气象灾害,普及气象知识,提供防灾避险指南,并借助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等媒介平台,积极拓展社会传播渠道,扩大气象科普影响力。从直面社会大众到细分个性受众,发挥和调动各级气象部门以及气象爱好者的首创精神,打通与大众媒介、新兴媒体等深度融合的渠道,实现气象科普产品与公众的“无缝对接”。

融入 融合 融创

——从科学素质到科学精神,全面迎接科学“春天”,创新驱动发展

2013年世界气象日之际,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科技馆合作共建的“气象之旅”展区顺利对外开放。图为展区现场。

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也是决定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中国气象局党组同样高度重视气象科普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管理培训,出台《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意见》《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并将气象科普工作重点任务纳入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气象文化规划及科技发展规划中。《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气象科普工作,广泛借助社会资源提高气象科学知识社会普及程度,增强公众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全民气象科学素质提升”。

近年来,我国气象科普管理和业务机构逐步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基本确立,气象科普环境和社会氛围不断改善,各省在气象科普工作方面也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积极融入业务发展,融合地方建设,形成自身特色,打造出科普发展样板。例如,河南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明确“建设一批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带动力强的气象科普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气象科普品牌,发展一批气象科普队伍”等主要任务;海南省气象局印发了《海南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科普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气象科普模式……

新时期,气象部门将继续加强气象科普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进程,从传播科学知识到提高科学技能,从培育科学素质到塑造科学精神,通过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协同机制,培育出郁郁葱葱的气象创新之林,为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夯实坚实基础,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十余天前,西子湖畔,G20杭州峰会在万众瞩目中完美落幕。峰会以“创新、活力、联动、包容”为主题,为世界经济开出一系列中国药方。穿梭在峰会上的志愿者“小青荷”们,也向世界传递出一张青春、热情的中国城市名片。

在这千百名“小青荷”服务大军中,有一支活跃的气象志愿者服务队伍。他们从杭州市气象局、共青团杭州市委共同成立的气象志愿者服务队中脱颖而出,奔走在会场间,服务于“微笑亭”,负责传播气象信息、普及气象知识、解答公众疑惑,也成为这座城市里一道亮丽风景。

从一群气象爱好者到一批气象科普推动者,从一份气象灾害防御指南到一所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从一场场气象科普宣讲到一系列科普活动精品,5年来,围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公共气象服务效益的目标,聚焦气象、加强科普、构建平台、打造品牌,“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工作社会化格局基本构建,气象科普工作羽翼渐丰,正伴随着气象科技创新走上两翼齐飞、共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征途。(记者 何孟洁 通讯员 王海波)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刘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