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云南:构筑水安全保障升级版

2016-09-14 08:51 来源: 云南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背景

我省河流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水资源总量达2210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二位,然而全省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呈现西多东少、南多北少、汛期多枯期少的格局,水资源与人口、光热、土地等资源及生产力布局极不匹配。

话题

由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我省水利工程过去以开发支流为主、以分散中小型水库建设为主,供水范围小、调控能力较弱,水利基础设施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瞄准短板,“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加快水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构筑水安全保障网?

着眼问题 水网规划蓝图已绘就

“云南的水安全在全省经济社会安全体系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影响着全省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边疆安全等多个方面。建设云南省供水安全保障网是解决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匹配问题的根本举措,是破解云南工程性缺水的迫切需要,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全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必然要求。”省水利厅厅长陈坚说。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全省各级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网”建设决策部署,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云南水资源情势,扎实推进水网建设各项工作,实现水网规划、建设的突破性开局。目前,已经由云南省水利厅牵头编制完成了《云南省供水安全保障网规划》。

记者了解到,云南供水安全保障网规划,围绕提高县级以上城市供水保证率、恢复中小河流生态供水、发展扶贫灌溉的目标,重点突出供水安全保障网在全省跨越发展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供水安全保障网建设在稳定全省经济增长中的拉动性、支柱性作用;注重发挥供水安全保障网在改善民生中的普惠性,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转变过去支流开发、中小水库工程为主解决供水保障问题的传统模式,积极促进大江大河干流与支流利用并重,大水电、大型水库与中小型水库联合运用的供水保障新模式,逐步构建“河湖连通、西水东调、多源互补、区域互济”的立体性、综合型、多功能的供水安全保障网,打造云南供水安全保障升级版。

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为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供水安全,我省水网规划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细化水功能区划,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大干流水源工程建设,逐步退还支流河道生态水量,增加河湖生态修复补水,有效改善支流水生态环境;深入开展九大高原湖泊水资源保护,对入湖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提升入湖河道水环境质量,促进高原湖泊水生态改善,着力探索云南特色生态水网建设路子。

为充分发挥水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破解贫困地区水利发展瓶颈问题,补齐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薄弱短板,全省水安全保障网建设着力发展扶贫灌溉工程,解决直接关系老百姓生活生产基本生存条件等问题,确保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安全,支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为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保障。

积极推进 水网建设开局有突破

根据规划,我省水网建设总体目标为:提高县级以上城市供水保证率,恢复中小河流的生态供水,发展扶贫灌溉,打造云南供水安全保障升级版,实现“河湖连通、西水东调、多源互补、区域互济”的立体性、综合型、多功能的云南供水安全保障网。

分阶段来看,到2020年:初步构建云南供水安全保障网雏形。水利工程河道外可供水量达200亿立方米以上,全省16个州(市)所在城市和重要县城供水保证率提高到95%以上,一般县城供水保证率提高到90%以上,城市供水保障程度大幅提升;支流退还河道生态水量6亿立方米,部分支流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发展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灌溉面积250万亩,为脱贫攻坚创造条件。到2030年:基本建成云南供水安全保障网。水利工程河道外可供水量达226亿立方米以上,全省16个州(市)所在城市和重要县城供水保证率提高到97%以上,一般县城供水保证率提高到95%以上,为云南“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格局提供水安全保障;支流退还河道生态水量增加到20亿立方米以上,支流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发展集中连片灌溉面积增加到450万亩。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省水网建设的关键一年。据了解,今年以来,全省已新开工29件骨干水源工程,为历年同期新开工项目数量之最。目前,全省在建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源工程达266件,全年预计完成投资350亿元以上,水网建设实现突破性开局。

记者从省水利厅了解到,为确保全省水网建设的有序推进,目前我省正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国家专项建设资金,申请将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小型供水水库、小型连通及引调提水工程纳入中央资金补助范畴。把供水安全保障网建设作为地方各级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基金投入、贷款贴息等方式,创新政府投资安排。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支持作用,拓宽水网建设资金融资渠道。加大地方债券用于供水安全保障网建设的规模,深化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新PPP等建管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供水安全保障网建设。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云南水网建设的支持,研究制定水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利用弃水弃电参与提水供水、周边地区脱贫攻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将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和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统一谋划,落实政府支持、企业参建、市场运作的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体制机制。(记者 胡晓蓉 杨建华)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韩昊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