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探访高温下的受灾群众安置点

2016-07-29 11:09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武汉7月29日电(记者 王贤)洪涝未退,高温又来。

在今年洪涝中,湖北天门市有89.91万人受灾。政府在全市设置了35个安置点,集中安置受灾群众1.2万人。

生活在集中安置点的受灾群众状况如何?记者近日前往天门市探访两个安置点发现,后勤保障、卫生防疫措施到位,安置点内秩序井然。

烈日灼灼,热浪滚滚。

27日中午,记者在石河镇中心小学看到,被安置在这里的受灾群众人手一瓶矿泉水,一边喝一边从学校食堂往外走。

走进食堂,看到餐桌上五六个大菜盘子已空空如也。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就推着小推车将食堂内的剩饭剩菜和垃圾装运出去。

石河镇土城村一组村民张爱英刚吃完午饭,就到宿舍看几位老邻居们打扑克;房间里已聚集了10多个乡亲,三台崭新的电风扇不停地吹,丝毫感觉不到炎热。

张爱英的家在这次洪涝灾害中被淹了三次,最近的这次房子一层都淹没了,她和老伴已经在安置点住了8天。

她说:“村里的乡亲是被政府的救生艇救出来的,党的政策好,安置我们吃、住,这里的干部辛苦了。”

石河镇副镇长汪家祥介绍说,6月30日以来的两轮洪水过程使得全镇7.2万亩耕地全部受灾,其中6万多亩绝收,全镇5.8万人有2.8万人被洪水围困,其中2万人被转移。目前,全镇集中安置1000多人,中心小学就安置了近千人。

连日来,高温与洪涝叠加,突发舆情和人员伤亡风险增大。

石河镇党委书记熊胜军表示,镇上一方面储备大量的矿泉水,每天都要消耗2万多瓶,同时加大环卫力度,及时将垃圾清运到市里的垃圾填埋场;另一方面,在安置点备足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药品,并全力进行消杀作业,水退到哪里消毒人员就到哪里。

学校进门处的一间教室成了安置点的临时医疗点,不断有群众到这里检查身体,领取防暑降温的药品。在这里负责的镇卫生院院长张作彬一边给群众看病,一边安排人员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送的药品登记在册。

他说,到目前为止,来这里看病的都是感冒发热、肠道病等常见病,本地还没有发现疫情苗头。安置点里有4名医护人员、5名防疫人员,门口还设置了一台救护车,消杀车三人一组不间断消毒,竭力守住不发生疫情的底线。

夜幕降临,记者来到设在天门市竟陵高级中学的受灾群众安置点,一进大门就看到上百名群众聚在门口的广场上看电影,进房间则凉意阵阵,这里的空调全开,完全看不出是受灾群众安置点。

黄潭镇新华村6组的百岁老人郭美宝和同村的一名老人同住一室,21时左右就已躺在床上休息。

她说:“我马上满100岁了,只在十七八岁的时候见过一次这么大的水,现在政府把我们安置得很好。”

安置点负责人鄢宏说,这里安置了1200多名重灾区的群众,有三四十名干部、教师和100多名志愿者服务。“我们每天晚上播放电影,同时对受灾家庭的儿童进行义务补习,虽然责任重大,压力很大,但一切井然有序。”

张爱英最大的愿望是水快点退,好回去把家里收拾好,尽快重建家园。她说:“今年是颗粒无收了,家里还有点存粮,明年再种田,还可以缓过来。”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张兴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