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节约用地还须多创新

2016-06-25 07:24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这些年,不少城市建起了新区,但很多新区却路宽楼多,人气不旺。究其原因,还是摊大饼的老思维方式在作怪。一些地方把城镇化片面理解成发展房地产,导致一方面城市房地产库存高企;另一方面,很多良田布满了钢筋水泥的建筑。

为此,《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将逐步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强度。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国家规划中把建设用地总量和单位生产总值建设用地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

在新增建设用地缩减的情况下,未来建设用地只能更多依靠存量。如何用好这些存量,各地须因时因地制宜,创新办法高效集约利用土地。

比如,基于集约型立体城市的概念,可以统筹布局、集约运营城市的各类资源。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改善城市低密度分散化倾向,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现在,有些地方利用工业遗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或是在城市立体交通上多做文章,道路采用方格网式架构,建设快速公交,公共建筑地下互联,都是非常好的新模式。

此外,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倒逼机制。国土资源部门曾多次表态,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和资源环境超载的城市将划定边界,形成空间硬约束。也有些地方实施差别化供地,对不同产业提供不同出让年限和地价成本的供地“菜单”。

再则,须创新土地管理方式,放手把市场主体可以完成的工作交给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既是城市规划者、决策者、管理者,又是开发建设者,这样的角色混搭在城市化初级阶段自然具备效率优势,但角色模糊将导致诸多问题,须把城市开发主体还位于城市运营商,政府行使好监督职能,才能更好地解决城市设计管理问题。(黄晓芳)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杜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