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ruorou.com/

我国科学家提出基于空间观测的“数字丝路”科学计划构想

2016-05-16 21:3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 吴晶晶)来自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球观测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的300余位空间对地观测领域学者和管理专家,16日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我国科学家在会上提出“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的构想。

中科院院士郭华东表示,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可以实现跨国界的空间立体协同观测,可以更快、更准、更广地认知“一带一路”。“数字丝路”计划将为“一带一路”提供空间数据、环境信息与决策支持,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科技及全方位合作。

中科院地学部傅伯杰院士表示,对于当前面临的全球变化、粮食安全、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挑战性问题,须依靠科技创新来解决。他希望利用对地观测技术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然资源环境格局与发展潜力研究,为双边或多边合作铺垫坚实基础。

会上,来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及部分国际组织的代表认为,对地观测技术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全球性问题提供广阔的舞台与技术支持,呼吁通过“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计划,实现沿线国家互惠互利。

中科院副院长谭铁牛院士表示,中科院正在积极对接国家倡议,启动实施支撑服务“一带一路”战略行动计划,推动全球科技能力建设计划。他指出,本次会议对于增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了解与交流、建立空间合作框架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郭华东表示,“数字丝路”计划是科学的、开放的、合作的对地观测计划,欢迎更多的国家、组织、学者加入这一计划。

本次会议由中科院地学部联合相关部委、国际学术组织共同举办,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承办,议题涵盖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观测、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观测、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世界遗产地保护、空间减灾技术与共享平台、全球环境变化影响与适应等。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姜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