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1时30分,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行政部署会,启动海洋灾害一级紧急响应,对“威马逊”风暴潮和海浪灾害防御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落实。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飞出席会议并作工作部署。 受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影响,预计到7月18日中午,中国南海北部将出现7米~11米的狂浪到狂涛区;广东西部、海南东部沿岸海域将出现4米~6米的巨浪到狂浪。国家海洋预报台于17日14时将海浪预警级别提升为红色,这是今年发布的首个海浪红色预警。同时,国家海洋预报台还将风暴潮的警报级别提升为橙色。 会上,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就“威马逊”台风的移动路径、登陆地点和可能带来的风暴潮、海浪灾害形式进行了分析预测。广东、广西、海南海洋部门及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有关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应对工作的最新情况。 王飞就做好“威马逊”台风灾害应急工作提出4点意见。一是高度重视,确保各项应急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各单位要按照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和国家防总的统一要求,切实履行好应急工作职责,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做好服务。二是强化观测系统应急保障,及时获取海上实况资料。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要组织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及时检查仪器设备和配套设施运行情况,确保数据正常获取和实时传输。三是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做好灾害预警服务工作。各级预报机构要毫不松懈,加强动态跟踪和分析研判,滚动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四是认真做好调查评估,准确上报灾情损失。灾情调查涉及面广,灾调工作组要与当地部门密切配合,有序高效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灾情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17日14时中心位于海南岛东南方向550公里的南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预计未来24小时内,该系统将以每小时约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将加强为强台风。 据悉,“威马逊”进入我国南海后呈现五大特点。一是移速快,进入南海后以每小时25公里~3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二是台风强度强,正面登陆时可达14级;三是范围广,广东、广西、海南将受风暴潮灾害影响;四是风浪大,海况恶劣;五是风暴增水高,预计最大增水可达到4米。目前,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已组织南海分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派出灾调工作组抵达湛江,参与灾害现场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