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第八次战斗,我们时刻准备着” 新华社郑州舰5月24日电(记者 李宣良、丁汀)阳光穿破云层,在辽阔的东海海面洒下一片金黄。 郑州舰驾驶舱内,舰长李一刚俯瞰着海面却无心欣赏。杀机,正在向他所率领的这艘被称为“东海旗舰”的中国海军最先进导弹驱逐舰逼近—— 24日上午,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展开联合反潜演练。“蓝军”两艘潜艇已潜伏至海底深处,随时准备向中俄水面舰艇编队发起袭击。 “前方区域有敌潜艇活动!”水面舰艇编队迅即展开搜索队形,大宽度平推前进。 “反潜是海军作战中难度较大的课目。”第一水面舰艇编队指挥员、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支队长严正明告诉记者,“随着潜艇隐蔽性能的提升,反潜作战的不对称性日益明显。” 此次反潜演练采取“自由对抗”的方式,即潜艇和水面舰艇在背对背的情况下自主展开攻击和防御。这在中外联合军演中是第一次。 “我们很可能搜索了一整天,连潜艇的踪影都没有发现。”严正明说,“但战场不是讲面子的地方,我们必须最大程度贴近实战。” 舰壳声呐、拖曳声呐传来阵阵刺耳的电噪声——没有潜艇活动的任何迹象。“直升机吊放声呐!”李一刚果断下令。 与水面舰艇对抗的,是被称为“水下黑洞”的某新型潜艇,具有出色的水下隐蔽能力、机动能力和突防能力。 在努力“抓”的同时,水面舰艇还必须做好“防”和“攻”的准备。水面舰艇可利用舰载反潜导弹、鱼水雷、深弹和直升机对潜艇进行合同攻击;与此同时,潜艇也可依靠艇载声呐等电子系统和武器,搜索攻击水面目标。 胜负难料,每一名官兵不敢有丝毫大意。一条条数据、一道道指令,在舰机之间,在中俄舰艇之间,在编队与联合指挥部之间不停传送。 跟踪与反跟踪、干扰与反干扰、攻击与反攻击……一场逼真的现代反潜作战活剧在海天间上演。 午后时分,实兵演练实施最后一个课目——海上实际使用武器。联合指挥部命令郑州舰用主炮对10公里外目标实施攻击。 起伏的海面上,拖靶若隐若现。 “开炮!”位于前甲板上的主炮喷出道道烈焰。记者耳畔传来重锤击地般的巨响,感受到舰体明显的震动。 郑州舰100毫米口径主炮,射速快、精度准、自动化程度高。火炮的瞄准、操作、射击全部在舱室内完成,甲板上见不到一名官兵。不到两分钟,12发炮弹射击完毕。 远处海面上,一发发炮弹命中目标,硝烟混合着水雾腾空而起…… 从锚地防御、联合护航,到联合反潜、主炮射击,担任编队指挥舰的郑州舰,在此次演习中顺利完成7个实兵课目演练。 巧合的是,郑州舰所隶属的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作为中国海军“驱护舰部队的摇篮”,曾创下从一江山岛作战到“3·14”海战的“七战七捷”辉煌战绩。 “第八次战斗可能随时打响,我们时刻准备着。”指挥了整场演练的李一刚嗓音早已嘶哑,但精神依然饱满。 此时,夕阳染红海面,也映红了凯旋战士们的脸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