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5月6日电(记者 叶锋 周蕊)记者6日从上海市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上获悉,上海将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锁定城市发展边界和确立生态保护红线三方面,建立健全“三线”引导和管控制度,同时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面实行先补后占、以补定占,建立市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平台,制定差别化指标调剂价格并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史家明介绍,根据“严守用地底线,实现建设用地‘零增长’,从外延扩张转向内部挖潜,着力提高用地的集约度和效率,优化用地结构,坚持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的新型规划编制理念和要求,上海从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三线”引导和管控制度。 其中,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方面,上海将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基本农田为基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优先将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优质耕地固化为设施粮田、设施菜田,进行重点建设和保护,划定规模不低于200万亩。 同时,上海还将锁定城市发展边界。除了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各项空间管制规则,不得擅自调整集中建设区边界,不得擅自改变耕地用途。上海还要求,严格建设占用耕地审批,新增建设用地做到不占或少占耕地。 此外,上海还确立生态保护红线,通过确定不同生态用地保护类型,明确生态安全底线管控要求,推进重要生态空间的土地整治和郊野单元规划实施,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同时,根据《关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强本市耕地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上海还将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面实行先补后占、以补定占,同时,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统筹机制,建立市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平台,制定差别化指标调剂价格并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