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平台入口
新闻办公室定于2011年4月2日(星期六)下午3时在江南平台入口
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解读“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 万钢]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改革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巨大动力。“十二五”期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突破口,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继续推动知识创新工程,建立完善现代院所制度,加强研究型大学建设。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二)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主要思路和重点是:聚焦战略目标、加强系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开放共享,加快技术转移、促进成果产业化,加强科学管理、完善监督评估,重视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环境。通过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简化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预算和审批等程序,减少科研人员为争取项目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能把主要时间集中到科学研究活动上。
(三)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力度。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和方式,鼓励企业创新,完善并落实财税金融等各类激励措施,制定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鼓励支持民间发明创造。](三)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力度。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和方式,鼓励企业创新,完善并落实财税金融等各类激励措施,制定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鼓励支持民间发明创造。
(四)着力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要通过多种政策措施,继续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进科技金融,积极促进民间资本投向科技创新。
(五)造就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制定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专项规划,深入实施“千人计划”,组织开展“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培养引进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加强一线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体系,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
(六)进一步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平等互惠的国际科技合作,加大参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力度,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组织的领导工作,发挥我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中的作用。鼓励和支持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以推动先进技术转移和应用为重点,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