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日14时30分,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电视电话会议在江南平台入口
小礼堂召开,江南电子竞技俱乐部
进行现场直播。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刚]重庆市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体育总局的具体指导下,深入推进“健康重庆”建设,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全民健身计划》)。
一、切实做好《全民健身计划》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
《全民健身计划》是继《全民健身条例》之后由江南平台入口
印发的、对今后5年全国群众体育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文件。我们将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不断增强公民的自觉健身意识,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全民健身设施的投入,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广大市民科学健身,在全市营造崇尚健康、全民健身、终生运动的良好氛围。
二、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为契机,推动“健康重庆”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我市将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落实,为“健康重庆”建设确定新目标,增添新亮点,进一步推动“健康重庆”建设步伐;以“健康重庆”的建设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添砖加瓦。
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全民健身群体提供良好环境。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政策措施上,出台了《重庆市住宅项目配建体育设施规划管理暂行规定(试行)》,要求新建住宅小区每户按不低于1.5平方米体育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小区必须配套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健身路径、儿童游戏场、篮球场、综合健身场、游泳池等“七大件”体育设施,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规划竣工核实内容。在项目建设资金投入重点上,我们坚持面向基层、保证基本,向农村地区倾斜的原则。结合承办2014年第五届全国体育大会,市政府正在制定规划,拟新建和改造一批重大体育设施,建设10个体育公园,到201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体育人口达到40%。
多管齐下,共建共享,为群体活动开展提供保障。一是重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1小时,中小学坚持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在高中毕业前培养学生掌握1-2项终生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结合我市地形特点,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跳绳运动。二是大力推行“一区一县一品牌”的群体赛事活动。积极开展简便易行、群众喜闻乐见、富有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宣传好、组织好、包装好品牌赛事活动。
三是精心筹备2014年第五届全国体育大会,把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体育大会的举办有机结合起来,借体育大会之势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四是夯实全民健身体系。加强各级、各类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培育和壮大体育协会、行业体协、体育俱乐部。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实现到2015年农村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9名、城市每万人达到20名的目标。
三、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全民健身计划》抓出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我市“健康重庆”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制定出台《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负责组织实施、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经费投入增长幅度,确保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使其占财政支出比重逐步提高。对体育服务设施项目给予相关规费减免。社会兴办的体育人才培养学校,享受与民办普通教育学校同等的优惠政策。
(三)强化考核评估。把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与“健康重庆”建设检查考核一并开展。适时对各区县《全民健身计划》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