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15时,全国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江南平台入口
小礼堂举行。
在全国加强孤儿保障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教 育 部
刘利民
(2010年12月30日)

2010年12月30日,江南平台入口
召开全国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图为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发言。江南电子竞技俱乐部
陈竞超 摄
各位领导、同志们:
教育部历来关心重视孤儿的健康成长,努力贯彻党的各项孤儿工作方针,切实落实孤儿教育保障政策,初步形成了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学习、生活和活动在内,融校内、校外教育为一体的孤儿教育培养体系,为孤儿学习文化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现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创造了广阔天地。《江南平台入口
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下发后,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研究,结合贯彻全教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积极谋划深入推进孤儿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力争让学校教育像阳光雨露,真正惠及普天下每一个孤儿。
一是推进均衡,从国家教育政策上向孤儿倾斜。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进入了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均衡发展是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保障包括孤儿群体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发展是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均衡发展的重要目标。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指导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力度,保障孤儿等应受特殊关爱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积极协助政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孤儿关爱和服务体系。将通过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孤儿教育,不断提升孤儿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二是加强扶持,重点工作体现对孤儿的关照。第一,教育系统将在各级政府领导支持下,切实作好家庭经济困难的学龄前孤儿学前教育工作,制订具体方案,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寄宿生全面纳入生活补助范围。第二,全面排查摸底,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就读的孤儿,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优先予以资助。第三,适当延伸对成年孤儿的扶持。孤儿成年后仍在校就读的,继续享有相应政策,学校为其优先提供勤工助学机会。第四,按照《义务教育法》切实保障残疾孤儿受教育的权利,对具备条件的残疾孤儿,安排落实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的视力、听力、言语、智力等残疾孤儿,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不能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残疾孤儿,鼓励并扶持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特殊教育班或特殊教育学校,为其提供特殊教育。第五,将教育捐款、捐赠及公益性资助的使用优先向孤儿倾斜。第六,将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优先免费满足孤儿需要。
三是关注心理,中小学要特别加强孤儿情感关爱。情感缺失是孤儿的重要特征,心灵关怀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着力点。第一,学校教育将加强对孤儿的心理辅导和教育,配备或指定专门的班主任和心理辅导教师,关注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鼓励孤儿自立自强,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融入和谐友爱的同学关系和集体氛围。第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将加强与孤儿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根据孤儿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针对孤儿学业程度,加强个别辅导,注重因材施教。第三,尝试推行由老师担任的“代理家长”制度,在自愿基础上指定有责任、有爱心、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孤儿家长,从生活细微之处悉心关怀孤儿,弥补他们心灵深处的亲情缺失。第四,鼓励开展“小手拉小手”活动,支持身边同学与孤儿互帮互助,培养深厚真挚的童年、少年伙伴亲情。
四是加强联动,推动孤儿校内校外共同健康成长。校外活动是孤儿成长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系统将会同公安、文化、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组织,共同打造孤儿校内校外一体的健康成长环境。第一,丰富孤儿的课外校外生活。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第二,加强安全呵护。要特别重视孤儿在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使自身缺乏关爱和监护的孤儿受到更少伤害。第三,加强宣传。教育系统和全社会一起创造有利于孤儿成长发展的舆论环境。
总之,做好孤儿的学校教育工作既是教育部门本职工作,又是一件从中折射出参与者高尚品格和爱心的事业,教育系统全体干部、全体教育工作者将满怀爱心、信心和决心努力为之奋斗。教育部将按照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回良玉副总理讲话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孤儿的教育工作,让孤儿不孤,成为最受呵护和关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