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卫敏丽)记者20日从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了解到,为了做好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国家减灾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活动。
据介绍,国家减灾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中央层面国家“防灾减灾日”主要活动分工方案,组织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主题活动、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防灾减灾研讨、赴灾区公益性慰问演出、社区防灾减灾综合演练、青年志愿者服务行动等一系列活动。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活动方案,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要面向城乡基层,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通知还就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出具体意见,要求在2009年5月7日至13日,集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作用,通过开设专栏专题、刊发评论文章、播放公益广告、举办专题展览、组织街头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提高宣传效率,扩大舆论影响。各级新闻宣传部门要认真拟订宣传方案和提纲,组织有关媒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国家减灾委还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厂矿等基层单位,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普及活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在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
同时,要以“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业务研讨和培训,并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多发易发灾害风险,针对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应急保障、医疗防疫等重点环节,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广泛组织开展桌面推演、实战演习、技能练兵等预案演练活动,切实增强干部群众对预案掌握和运用能力。